陆建明
在我记事时,葛庄村口的老槐树上安了一只大喇叭,彼时村口离我家不远,盛夏的傍晚,我们爱在树下乘凉,听听晚七点的小说,播的是黎汝清的长篇小说《万山红遍》。这是一部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年农民郝大成依靠党的领导,组织民众打土豪,反压迫,并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小说情节跌宕曲折,表达了人民期盼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意愿,也是我平生听的第一部书。
上初中时,“央广”播的小说题材广泛,包括战争,侦破,历史和青少年类的内容,让我颇感兴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曹灿播讲的《地球的红飘带》,为军旅作家魏巍继《谁是最可爱的人》后创作的又一部红色作品,讲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从井冈山被迫向西南迁移,包括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使我体会长征的艰难困苦,军人的意志和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着实催人奋进。
上高中时,学校离家很远,不便回去吃午饭,便在学校蒸饭。中午闲来没事,遂用平时积攒的零钱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于是午间时光有了消遣。我喜欢吃完饭后一边在操场上散步,一边收听连丽如的《东汉》,该书使我知道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反贼,建立后汉的经历。总之,传统评书潜移默化地引起我对历史的兴趣。我对刘兰芳的《杨家将》颇为关注。至今我依然崇尚老杨家在蒙冤时,面对外族的入侵,决然抛开个人恩怨,从民族大义出发,出征边关,杀敌保国的壮举。但评书戏说的多是传闻,与真正的历史还有一段距离,可是通过听书,再去查询历史就觉有趣多了。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听书从未间断。现在听书比以往便利多了,想听就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很过瘾。随着自己阅历的提高,对小说的理解也比以往透彻多了。但我并没沉醉在老小说里,也爱听听新书,比如近来听到陕西豫周的小说《新养老时代》就觉得不错。对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人,究竟如何对父母或祖辈尽到自己的责任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听书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给我增添了乐趣,使我对故事中人物的善恶,对是非曲直有了辨析,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实,听书跟读书的感受不一样,读书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常人难有这个定力。倘若你觉得读书枯燥乏味,那就听书吧。听书不仅感受演播者的声情并茂,也能从故事中感知人情世故。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