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幽篁里

时间:2022-09-05 11:10:08

  王祥生

  “幽篁里”,这三个字,过去在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里见过,那是五言四句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中的幽篁,是幽深的竹林的意思。古人写诗,用词非常简洁而达意,让人印象深刻。

  可是,这个幽篁里,现实生活中在哪里呢?应当有很多。因为幽深的竹林,我见过不少,比如浙江的安吉,就有茫茫竹海在深山。而以幽篁里为名的地方,则是我最近在黄山互助公社附近的偶遇。

  那天,我的朋友小许夫妇说,一起到附近转转。我们从黄山互助公社出发,左转至沟村方向。进村后,一直开到山脚,再上行。越往上,路越陡峭。

  车到半山腰一个即将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小块平地,停了下来。我们七个大人、二个小孩一起往上走,不到两分钟,看见一幢似乎是别墅的老房子。在房子的左边,有一条山溪游荡而下,溪中水流不大,但是仍然水声潺潺,清洌照人。环湖四周,再往上看,满目青山,竹林苍翠。做一下深呼吸,仿佛把自己的肺清洗了一遍,舒畅极了。

  看见小溪,小许领着孩子先脱下鞋子走进水中,几个大人也相继入水,撩水、戏嬉、拍照,似乎忘记了时光。

  沿着小溪往上攀爬,还有很长的溪路,我们没有继续前行,而是选择向下溜达。

  再次路过老房子,仔细观察,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往下走几步,还有一幢房子,也是徽派建筑。可惜两栋房子大门都是锁着的,不能进屋参观。

  不一会,我们又回到停车的地方。那里有一篷绿植,约两米多高,上面开满了橘红色的花。我用手机“形色”一拍,原来是凌霄花。在这已是初秋的时节,你看它依然蓬勃地开放着,向世人奉献生命最美丽的精华,让我惊叹不已!

  我们继续悠然下行,柏油路两边,散见几栋民宅,都像是精心打造过的,房子外墙比较新。路边的好几棵高大的水杉,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栽。一幢老屋侧门口,闲坐着一对老夫妻,白发苍苍,估摸八十多岁了,正在纳凉。他们满脸沧桑,望着我们,非常淡然,仿佛看尽了人间世事。

  往下越百步,有一个小村门楼,上方的正反两面书写着“幽篁里”三个字。刚才乘车上山时并没注意,此时看到,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王维的那首诗,心想这三个字,倒是挺符合这里的意境的呢!是谁有此雅兴,对此地如此命名?抑或是此地名古已有之?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寻思这“幽篁里”到底是什么所在?看手机,度娘介绍,这里原来是黄山区耿城镇沟村的一个小山村,现在大多数居民都已经搬迁至山下,如今只有六户人家。这里由一位姓徐的女艺术家进行整体打造成了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尤其是把一些古民居依照原样从别处迁建到山上,建成一个艺术村,让八方来客近距离欣赏徽派建筑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古老的徽州文化和千年的传承。如果时间有余,可以在这里小憩、住宿、茗茶、品酒,目前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了。而我在铜陵与黄山互助公社来来回回好几年,竟然还是头一回光临此地。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处子之地,一个景致特别优雅僻静的地方。这么好的地方,我们这次只是蜻蜓点水一游而过,愧对了,愧对了。下次,定然再去驻足品茗,享受“幽篁里”的诗意。

稿件来源: 铜陵日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