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秋日鸡冠花正艳

时间:2022-09-21 11:05:56

  鸡冠花色泽丰富、艳丽异常。《花镜》云:“鸡冠花……花可大如磐。有红、紫、黄、白、豆绿五色,又有鸳鸯二色者,有紫、白、粉红色三色者,皆宛如鸡冠之状。”据说,明代才子解缙曾为白鸡冠花赋诗一首:“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并被编入不少故事中,称赞其学识渊博、才思敏捷。

  鸡冠花,因其酷似鸡头上的肉冠而得名,沈周称其“高冠红突,独立似晨鸡”。它不仅色彩各异,在花序形态上,也有扫帚鸡冠、扇面鸡冠、璎珞鸡冠之分。

  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这个后庭花,更接近《救荒本草》中说的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雁来红又叫老来少、三色苋、叶鸡冠、老来娇、老少年,普通品种为红、黄、绿三色相间,优良品种则呈鲜黄或鲜红色,艳丽异常,但花序小且不明显,没有鸡冠花那样美丽的花序。

  我国古代,中元节有用鸡冠花供奉祖先的习俗,因为要先洗手,再把鸡冠花摆上供桌,开封人才称它为“洗手花”。据《枫窗小牍》记载:“鸡冠花,汴(开封)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

  旧时,鸡冠花,中元节常被用来祭祖,中秋节用来拜月。“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早在宋代,开封的鸡冠花栽培十分普遍。杨万里曾这样吟咏:“出墙那得丈高鸣,只露红冠隔锦衣……”可以想见,轻风拂来,鸡冠花叶摇花动的美感。

  周代已有中秋夜祭月的习俗。《新编醉翁谈录》记录了宋代的拜月习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富贫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为皓月。”

  虽然有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儿童不分男女都是可以拜月的。当月亮升起后,人们开始烧头香。妇女先拜,儿童再拜。拜月的供品,北方多为梨、苹果、葡萄、毛豆、鸡冠花、西瓜,南方则为柚子、芋头、香蕉、柿子、菱角、花生、藕等。清宫里祭月,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枝、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

  《燕京岁时记》里记载了清代北京的中秋节盛况:“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节也。每届中秋,府门朱第,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鸡冠花,生个红,圆月的西瓜皮儿青。月亮也吃得哈哈笑,今晚的光儿分外明。”“鸡冠花,满院开,爷爷喝酒奶奶筛……”在北京,中秋要祭拜神像、“兔儿爷”。贡品中,瓜果梨桃不计较,必须有的贡品是毛豆、西瓜、鸡冠花。据说,毛豆代表草料,这是给“兔儿爷”坐骑吃的;切成瓣的西瓜,象征着莲台;鸡冠花,代表仙草。
 “幽居装景要多般,带雨移花便得看。禁奈久长颜色好,绕阶更使种鸡冠。”鸡冠花适应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多植于篱落之旁、阶砌之下。中秋之时,看鸡冠花殷红一片,可使过节的趣味大增。霜降之时,鸡冠花显得更为娇妍。“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阵宝。未甘阶犀陋,肯与时节老。由来名实符,何必荣华早。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这首诗歌颂的,便是鸡冠花迎风傲骨的刚强气节。任崇喜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