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离不开河流的润泽与妆饰。我最钟情的是高河的河,因而选择了一处望得到河、看得见绿的住所。
每天清晨,从独秀公园到稼先公园,在啁啾鸟鸣声中,沿着前进河两岸幽静的林荫道漫步,远处不时传来一曲婉转悠扬的黄梅,婀娜的少妇在一遍又一遍拍抖音,健壮的小伙子在道旁平梯上两手交替悬垂移行,棍舞、剑舞、广场舞随处可见,那沿河丛生的紫薇、木槿、樱花、海桐、石楠、夹竹桃……令人目不暇接,置身其中,你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自在与闲适。
二十岁,古称女子的“桃李之年”。如果说建城二十年的高河是一位青春靓丽的女郎,那么,这些分花拂柳迤逦东去的河流,便是她缀满宝石的项链,或者水袖,或者飘带。袅袅婷婷的河流,稀释了楼房林立的繁密、车水马龙的喧嚣,使街市疏朗有致、舒展自如,更为这座年轻的县城平添了万般妩媚和灵动。
高河有河,名副其实。高河大河、查湾河、中兴河、前进河、永宁河、怀安河,一些不知名的暗沟明渠就更多了。新城规划者、建设者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狭长处遍植花木,宽阔处巧设游园,亭台桥榭,勾连点缀,打造出一道道养眼的风景。城中几处湖面,莲叶田田,白鹭翩翩。公园里,广场上,香樟如盖,老人们三五成簇,围坐树下,几桌象棋、几桌掼蛋、几桌麻将,吆五喝六,自得其乐。
高河的河,最有名的是高河大河,这是一条历史厚重的河流,见证着这片热土的时代变迁。她发源于大别山余脉独秀山北麓,入三鸦寺湖,再经菜子湖汇入长江。《安庆府志》载:“高河,在府城北八十里,其河倚高埠,接文埠,合黄马河诸水,达练潭,合于枞阳,入于江。”清道光年间《怀宁县志》载:“(钦化乡)高河埠、小市港二街食货辐辏,舟楫以通,居然小聚,周回百余里。”
历史上,高河埠曾是十分蕃盛的水码头,明代属南直隶,清初为江南省,吴头楚尾,七省通衢。据老人们回忆,直到清末民初,高河大河水运仍能直通长江,高河埠商贾云集,舟楫如林,山货、稻米由此转运入江,市场颇为繁荣。后经日军侵扰、兵连祸结,加上1954年特大水灾,河道渐渐淤塞,高河埠名存实亡,小街盛况不再。这样直至1990年代,高河镇依然街道短促,市政简陋,人气不旺,一副乡村小镇模样。
怀宁新县城选址高河绝非偶然。这里圩畈交错,土地平旷,视野开阔,国道、省道、铁路、高速交会,更有高河大河、三鸦寺湖等宽阔的水域可为城市增色,机遇、交通、位置、胸怀,汇成高河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县城建设以惊人的速度跨越发展,从主城区、工业园区,到E区,再到东南新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区如波似浪向外扩展,街面川流不息,一座座塔吊挥洒如椽巨笔,渲染出新县城的流光溢彩,昔日灰头土脸的小镇,俨然大都市气象。
新城建设视大大小小的河流为宝贵的生态资源,并巧妙利用。近年来,新县城大多数河流都得到了综合治理,驳岸、清淤、植绿,控源、截污、净化等措施立竿见影,生态补水确保流水不腐,滨河景观带隔开鼎沸的市声,湿地体验区里,生态林、芦苇丛、卵石滩浑然天成。漫步于高河大河的大堤,极目南岸,郊外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一条条河畔,尽变成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
河流是城市的灵魂,没有一座城市不向往河流。高河的河,滋养了这方水土万物,丰富了这座新城的文化内涵。与发源于大别山、流经老县城石牌的皖河一样,高河的河静静穿过岁月的烟云,她没有激流险滩、惊涛拍岸的狂野,没有逝者如斯、一泻千里的豪放,也没有柔情缱绻、顾影自怜的婉约。她不施粉黛,道法自然,恰如怀宁人“允执厥中”的品质与性格。
千百年来,高河的河不喧哗、不浮躁、不极端、不偏执,不花里胡哨,她沉着自信、永葆奔腾向前的姿态。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笃行不倦的人文基因。在这种文化禀赋的熏陶、传承下,怀宁人一旦选择了孜孜以求的事业,譬如教育、艺术、科技、社会革命等等,便会屹立时代潮头,开风气之先,毕其一生将事业做到极致。发动和领导“高河暴动”的革命先烈操球,大化学家、教育家、“一代完人”王星拱,“诗歌王子”海子,都是高河的河流养育出的“先贤”和“才子”,他们如今都长眠在家乡温暖的怀抱里,日日夜夜聆听着高河大河的涛声。“两弹元勋”邓稼先,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共和国功臣;“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国人心中的“大先生”;家乡人以他们的名字建了两座主题公园,并在公园里分别建了“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和“陈独秀史料馆”,以便后人学习、铭记、敬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高河,一个有精神的地方,也是一个有风景的地方。高河的河,承载着这座城的历史记忆,也默默见证着这座新城的今天和明天。
而高河的明天,定将愈加花团锦簇、清波粼粼。那时,小朋友们最感兴趣的必将不只是奥特曼、汪汪队和电子玩具,还有爬山戏水、捕鱼捞虾,在蓝天碧水中编织梦想的童趣。丁邦润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