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即乌龙溪。
最近,我发疯似的,一个月内竟四次登上乌龙溪。由山脚到景区停车场,虽只有两华里路程,完全可以以车代步,但每次我都步行而至。因为在这个入口带,有我的同学、同事,有骑着电瓶车四处叫卖桔子的老杨,有佩带防火标志的护林员潘老……此时我又是多么想听见他们遇到我时亲切地叫一声“老曹”!
今年的秋天很倔强,节令“霜降”都过去好些时日了,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尽管如此,真的上山了,但见秋日里的树叶已然在飘飘落落。无论是什么叶子,落下以后都是灰蒙蒙的。落叶掉进石缝里,掉进草丛中,掉进干涸的山涧里。细细审视,那是一片艳红、一片金黄、一片深紫抑或一片靛青。落叶带着大山里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走在落叶铺成的石阶上,脚下是细腻的感觉,心中是深秋的恬静。此时,经霜的山花也渐次凋零。而匝地的野菊却开得正欢。仰天长望时,蔚蓝的天空里不时有阵阵南飞的大雁从头顶翔过。
乌龙溪位于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大龙山,有奇峰异石、峻岭幽壑、危岩深洞、流泉飞瀑。乌龙溪、白龙溪、黄龙溪、赤龙溪为大龙山四大溪流,此与六条飞流瀑布,形成奇峰峥嵘、怪石嶙峋的壮观景象。
乌龙溪是野性的,也是雅致的。乌龙溪秀嶂叠峙。“龙山晓黛”则是乌龙溪的灵魂之所在。清顺治年间,时任安徽巡抚的李曰芃,常出府城至石塘湖西寻路登山,晨起东望,诗从心起:“开帘翠欲逼朝暾,罗立诸峰爽气存。厅事几前全见影,画图烟际尚留痕。芙蓉雾绕增千叠,杨柳阴多自一村。拄颊何当登绝顶,直通呼吸近天门。”可见作者是多么地向往如此的山水佳境。
怀宁秀才方都镐,也借“龙山晓黛”之名,做过一首同题诗:“过雨山如沐,初晴石点苍。朝光团野色,岚润带幽香。一鸟破林出,孤烟袅树长。朦胧松竹里,隐隐露深庄。”寥寥数十字,让人感觉到“雨山如沐”的清新,“晴石点苍”的空阔,“一鸟破林”的幽静,“孤烟袅树”的恬淡,这些怎不叫人心驰神往而又流连忘返?
“龙山晓黛”同样有黎明曙露。当霞光初染,逶迤的龙山便被渲染成一片金色。“春来繁花点缀,漫山飘香;夏时峰峦滴翠,泉鸣溪唱;秋季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尤为奇妙的是,每当朝霞初露,或雨或晴,柔和的阳光透过轻纱似的雨气、薄云,经山峦阻隔而折射散去,更显五彩纷呈。
乌龙溪全长七华里,流经之处,风景迥然:抬头看山,山不高而秀,山不陡而挺,但处处彰显着伟岸、雄劲、刚毅的肌肤。禅修谷因圆照寺而得名,是乌龙溪重要景点之一。沿禅修谷往纵深去,乌龙溪两侧还分布有大量奇特的象形石景观。那些耸立于山间的岩石奇幻怪巧,或“金兔戏水”,或“晴云霹雳”,为山色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打坐石、佛手印、天溲石、蘑菇石、鸡冠石、求子石、三罗汉戏蟾、石猴出世、王母籫、三叠石等,或如蛟龙出海,或如仙人对奕,或如石猴照镜,或如龙山之印……巨石迭累,衬映出大龙山的钟灵毓秀。
乌龙溪为四溪之首,也是最桀骜不驯的。乌龙溪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穿石成潭。这里有二十八潭,潭潭出奇。极具特色的要数珍珠潭,静时平如镜面,倒映山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动时玉珠落盘,水雾飞溅。至溪流上游,陡见瀑布似从天而降,落差高达15米,大有银河倒挂之势……
于我而言,乌龙溪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因为她蒙上了一层变幻莫测的罩纱。曹金如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