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有两条街,一条小城人称新街,可见人喧马嘶的盛况。另一条就是风光不再的老街,但凡沾上“老”字,除了古董越老越值钱,别的物事往往易与冷清、寂寞、颓败之类的词汇牵连。于是,老街上的眼镜店、家具店、服装店、理发店……一个个生怕被“老”字牵连成灾,火烧火燎地搬到新街上去了。
唯有老朱头依然守在老街的十字路口北端,岿然不动。要说搬迁,在老朱头是更容易的事,推车就走。老朱头的家当是一辆大双轮车,车板上面平载着一只木制的大箱笼,箱笼下半部是木板,上半部镶嵌着透明玻璃。人们透过玻璃向箱笼里面看去,箱底是几只乳白色的长方形瓷盘,盘子里分门别类地装着卤过的猪头、猪耳朵、猪尾巴、猪心,还有几式新鲜的凉拌蔬菜。老朱头是做卤菜生意的。
听婆婆说,我没嫁过来时,老朱头就在老街上卖卤菜了。我嫁到老街上有十二年,老朱头每天像时钟一样准点出现在老街的十字路口,他每日傍晚五点左右摆摊,晚上九点时分收摊,老伴来接他,两位老人一起推着双轮车慢悠悠地往家去。
在老街上住了不久,我就喜欢上老朱头的卤菜。品尝过很多地方的卤菜,唯有老朱头的卤菜风味最独特,合我的口。平日遇上有朋自远方来的开心事,或逢年过节招待远亲近戚,我家亮出的招牌菜就是老朱头卤菜。切上一盘卤猪头肉,肥而不腻,酸中带甜,绵软可口。老朱头卤的猪头肉,颜色断不是招人眼球的新鲜亮红色,却是不起眼的灰扑扑色,一般卤菜店添加的食品染色剂,老朱头从来不肯添加一丝一毫,他靠的是土灶木柴大火小火熬猪头的火候,酱油料酒适量添加的手段。再切上一盘猪腰,还要买上一些凉拌菜蔬,蔬菜也是老朱头的老伴亲手侍弄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老朱头卤菜上了桌,远亲近友纷纷举箸,赞不绝口。我们一家人便分外得意地介绍起老朱头和他的卤菜摊。
老朱头今年七十有六,身材高大,身体健康。他有儿有女,家境颇丰。儿子孝顺,屡屡劝老朱头不要干这摆卤菜摊的活,在家将息身体为妙。老人不听他的,每日自和老伴收拾了卤菜在老街的十字路口摆摊。老街什么生意都荒凉了,唯有老朱头的卤菜生意倒兴盛,新街的人都跑来买。等唯一的孙女考上大学的时候,老朱头大手一挥,我孙女儿的学费我出了,我还能干上好些年呢!
老朱头总是如期出现在十字街头,他和老伴从不当老是老。他们既不赶也不急,只平心静气地过日子,让自己慢慢追随着岁月的脚步。
但愿,我到老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从容。颜巧霞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