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父亲的胡琴

时间:2022-12-06 14:07:54

  每次回老家,进门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堂屋侧墙上的胡琴。

  那把胡琴已有四十多年了,外表褐色,漆亮如新,灰白的马尾弓,只是蒙在琴筒上的蛇皮已有小小的裂纹。

  我问母亲:“老爸呢?”母亲见我眼不离琴,就说:“这胡琴你爸拉得少了,琴皮已经发灰了。可你爸还像个宝贝似的,没事就擦擦,你看跟新的一样。”

  看着墙上的胡琴,想起了儿时的往事。

  父亲是乡村教师,年轻时大都在这个村那个村的小学任教。有的村小也就三五个老师,学生放学后,热闹的学校一下子就清静了,老师们没别的业余生活,无非就是吹笛子拉胡琴。

  那时,很难买得起现成的胡琴和笛子,都是几个老师自己做。父亲说,他的第一把胡琴,是花一个多月亲手做的。虽然音色不怎么好,但能拥有一把胡琴就够了。

  父亲拉胡琴的手艺完全是自学来的,拉的曲目,也是那个时代的样板戏。一次,父亲偶尔得到一本《江河水》曲谱,高兴得手舞足蹈了好几天,就是那把胡琴,伴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夜。

  我上小学时,父亲差不多每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那把胡琴总带在身边。父亲回来的日子,就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欢乐节日。老屋前的老柿树下,父亲端坐在一把木椅子上,周围站着七八个小伙伴,嚷着要父亲快点拉胡琴。父亲总是不紧不慢地调弦,笑着问我们,想听什么?

  听《洪湖水浪打浪》。小伙伴们齐刷刷地说道。父亲说好好好,你们安静点儿。一曲悠扬的琴声便在小山村里回响起来了。

  后来,我就缠着父亲教我拉胡琴。父亲很高兴,从拉《东方红》开始,一直教到《江河水》,只是《二泉映月》一直没学会。

  后来,我走出了小山村。记得大学新生联欢会上,我自拉自唱了《我的中国心》,瞬间就成为班上的娱乐明星了。只是后来,我被吉他、小提琴看花了眼,慢慢地就冷落了曾带给我欢乐的胡琴了。

  父亲退休后,时间多了,就喜欢在没事的时候拉胡琴,村里许多人照例来听琴,并在悠悠琴声中聊着过去的事。

  再后来,村里通了有线电视,电视节目多了,来听琴的人也少了,父亲拉琴的次数也少了。

  父亲见我对胡琴出神,便说:“我也好久没拉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背后的。

  “爸,拉一段《江河水》吧。”我从墙上取下了胡琴,递给父亲。父亲迟疑了一下,笑着说:“好长时间没拉过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说完,接过胡琴,坐下来,调琴码,调音,开始拉那首熟悉的《江河水》。

  或许真的是好久没拉了,也或许是父亲真的老了,拉出来的琴声多了些生硬和刺耳,少了从前的流畅和柔和。虽然这样,我依然听到了一直忘不了的从前。
 很多往事,如同挂在墙上的胡琴,好久都不曾取下来。偶一触动,心底那根柔弱的弦便会被震动,而久远的童年,也在这阵阵琴音中,一段一段地回到了眼前。鲁珉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