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里,校园的景色在我看来被分成两个派别:一方是霜染后的墨绿,一方是沁人心脾的金黄。但它们相同的,都是在寒风中无畏、向光向上。
我觉得,树,应该是自然界里最靠近天空的生物,它们从一颗种子开始,以一棵树形结束,在漫长岁月里,无论是春雨绵绵,还是寒风凛冽,它都明白那是馈赠,让它有了温柔,有了坚强。它也明白,作为一棵树,它不应拘泥于小花、小草,那些暂时的繁华和快乐只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它自然懂,往后日常里只有飞鸟和蝉的陪伴,它也不是不曾设想过,只是它的一生一直在路上,底下的根生生不息,不断地探寻扎根,顶上的叶向着阳光而生。
课间,干燥的风拂面,目光落在视野里的树上。它们就像朱自清笔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样,在嘈杂的背景下是一股清流,淡然、安静、庄严。恍然间,我也觉得,人生像一棵树,它理应像一棵树。
那些热闹非凡、让人沉醉无比的欢乐,是人生旅途沿路的风景,欣赏即可,不必沉醉。因为当你独自一人,或深夜或黎明,或海边或街道,才会感知到此时此刻,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向前延伸,向上而行。我们是一个个体,与灵魂相伴,与思想共舞,在这个世界前行着。
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坐在教室里,今日的天气阴冷、潮湿,空中飘起了小雨,冷空气钻进未被衣物遮盖的皮肤里。抬头,向左,两扇窗呈现了两种景象:前面的树木占领了透过窗子所能看见的所有视野,深绿的长叶挂在枝条上像绿毛怪,被四面八方的风裹挟着,喘着粗气一样呼吸;后面的树木光秃秃,孤零零的,树枝上只是残留着一些不肯离去的红叶,衰败的景象倒是在秋天里容易让人悲伤。
可是它们不论繁荣,还是萧条,却都没有停下,它们只是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生长,蓄力着来年的春天,仿佛在等人们靠近它,仰起头,然后大赞一声。
如八九点钟太阳的我们不也如此吗?学业上,我们默默地向下扎根,巩固基础,以知识武装自己;精神上,我们向光向阳,积极向上,充盈灵魂。
树依旧在风中摇曳,似乎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既要扎根,也要向上。程霜晨
稿件来源: 安徽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