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逝,转眼间,不知不觉到了知天命之年,回顾往事,历历在目。但每当看到衣柜里那件旧了的白色毛衣背心时,总是唤起我36年前的记忆……
记得1986年刚上高一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同学都是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而班主任赵更生老师则是一名刚刚从专科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比我们大7岁,与其说是老师,不如说是兄长。他对我们没有什么架子,而是像对待弟弟妹妹一样,哪个同学有困难或者思想疙瘩,他都会伸出温暖之手给予帮助。
有一天,天气突然变冷,而我只穿一件内衬衣和一件薄风衣,在寒风中显得有点不经“吹”。赵老师看到后,叫我下课跟他走。我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下课后畏畏缩缩地跟着他走。当走进他那单身宿舍准备挨批时,没想到赵老师从衣柜里拿出一件白色毛衣背心递给我说:“你今天穿太少了,一定冷了吧,快穿上!”那时那刻,一股热流涌上我的心头。这虽是一件普通毛衣背心,但体现的是一位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关心、关爱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这些人哪有一件完整的毛衣啊?尤其像我这种在家排行老幺的,基本上都是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所以当时我捧着赵老师给的毛衣背心,那兴奋劲至今都还很清晰,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拥有一件崭新的毛衣背心。
是啊!赵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我们,在生活上也关心我们。俗话说,桃李芬芳,但芬芳中沉淀着果树对土地的深情。他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当我怀着沮丧的心情面对失败时,是他兄长般地来到我身边给我关心和鼓励,帮我捡起自信,燃起希望;他也是一位引路人,将我带到成功的彼岸,当我怀着喜悦的心对待成功时,他善意提醒我要谦虚,让我明白天外有天,切莫太骄傲。
从那以后,我和赵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直到后来,我高考落榜走进军营,天各一方。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和赵老师再也没有过这样毫无拘束的面对面交流。
前几年,一直跟我在广州生活的父亲回老家过年,因中风落下了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赵老师得知后,跟师母到乡下看望我的父亲。父亲一见到赵老师时,就紧紧地握着赵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我记得你,你是当年给少华送毛衣的老师,谢谢你啊!”
是的,36年来,赵老师对我兄长般的关心、鼓励和帮助,是我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铭记在心。如今,随着身材的“发福”,白色毛衣背心再也穿不上,但它永远成为我的一个美好回忆。 (林少华)
稿件来源: 大洋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