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祖母

时间:2023-01-29 15:09:30

  徐贤 珠

  流年似水,时光倥偬,不知不觉,祖母离开人世已有二十几个春秋,但我仍常常想起她,想起她温和的话语,亲切的笑容,想起她活到老,做到老的勤劳,想起她一分一毫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想起她对儿孙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想起她生前的点点滴滴。

  严格来说,应称我的祖母为继祖母,因为亲祖母中年早逝。在我们客家地区,一般将继祖母俗称为“驳脚”祖母,驳脚,意指将断掉的脚重新接上,倒也形象。祖母没有生养,一向将父亲视如已出。或许,婆媳矛盾是天底下最难调和的矛质,爷爷去世后,因母亲与祖母常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产生诸多争执,有时还得请族人调解,迫不得已,祖母主动提出分家,独自过活。

  祖母目不识丁,平时沉默寡言,但她秉承了客家人自尊、自强和硬气的天性,不求天,不靠地,生命不息,劳动不止。她的菜畦里,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种满各种时令蔬菜,她的畜舍里,一年到头都养满了鸡、鸭、鹅等家禽,一只只膘肥体壮。

  小时候,晚上我跟祖母一起睡,每天早上起来,都不见祖母,原来她天没亮就出去浇园或砍柴了,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一年到头,天天如此,直到日上三竿才回来。

  我和弟弟经常向祖母问一些貌似幼稚无比的问题,祖母总是耐心作答,脸上挂着和蔼而开心的笑容。盛夏之夜,祖母坐在屋门前的矮凳上,一边轻摇蒲扇,驱除暑气和疲劳,一边娓娓动听地跟我们讲述《狼外婆》、《狼来了》之类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她讲了一回又一回,我们听了一回又一回,百听不厌。

  祖母隔三岔五到七八公里外的镇上赶集,出售柴草或家禽,藉此换取微薄的收入。老人家一向节俭,很少添置东西,衣服永远只有那么老旧的几套,蚊帐破了无数个洞,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舍不得买新的。对我们却十分大方,常给我们一些零花钱,无论我们提出买什么,她都尽量满足。逢年过节,政府部门送给她一些慰问品,她往往一转手就送给我们。

  有一年冬天,祖母将政府部门刚送给她的救济品——卫生衣(一种棉织品,里层有绒,也被称为“绒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流行),拿来让我穿上,我不要,虽然我穿着单薄,但祖母年老体弱,更需要这种足以御寒的衣服,何况,这是政府部门送给她的,代表党和政府对老人的体贴关怀,我怎能夺人所爱?可是祖母横竖要我穿上,说我年纪小,小心冻坏了,没奈何,我只好顺从地穿上。衣服穿在身,暖在心,整整一个冬天,我都不再感到寒冷。

  彼时家里穷,平时难得打一回牙祭,祖母每次宰杀了家禽,精心烹饪好以后,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将大部分送给我们享用。母亲每年分给祖母几百斤粮食,祖母担心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将来饿肚子,总是嫌多,硬要退还一部分。

  每年一到农忙季节,祖母都一天不拉地和我们一起到田间地头割禾、莳田,哪怕到了耳顺之年,依然坚持到田里劳作。我们怕她跌倒或累着,不要她做,她不干,总说:“没事,我没老,能做多少算多少! ”

  我出来参加工作后不久,祖母因突发急病离开人世。虽然祖母不在了,但对我来说,她的精神还在,常鼓励着我做一个勤俭务实的人,一个宅心仁厚的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