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我的记者梦

时间:2023-01-30 11:42:30

  田杰

  当一名光荣的记者,是我曾经的梦想,这个梦想很多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缠绕在我的心里……

  在学校读高中的时候,我创办过《芳草》文学社,又在校刊《启明星》当过编委。那时候我特别喜爱文学创作和通讯写作,经常拿个本子,一支笔,出现在学校的一些重要场合,也算是个没有称号的“记者”。那时的我,想法很稚嫩,认为当记者是很潇洒的事,有点神气十足的味道。也是从那时起,便在心里“种”下了我的记者梦。

  参加工作后,我的记者梦并没有“丢失”,也经常写些稚嫩的文字,自己还买了台摄像机,在单位拍了些活动场景,把自己打扮成记者的样子,心里在想,也许有一天等来了机遇呢。这一等就是十余年,没有遇上一次可以当上记者的机遇。摄像机就专门拍了些别人结婚或是别的什么喜庆之事,文字上却也没什么长进。但我的记者梦依旧在,只是暗藏在心里了。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县、市电视台、报刊记者们都有所接触,也接受过几次采访。通过报纸、电视慢慢的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深知记者们工作的辛苦和危险。每每看到记者们处在险境的时候,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感触良多!

  那些在国外战乱中采访的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采访第一线,掌握最真实情况。他们随时都有被绑架,被暗杀,被榴弹击中的危险。但他们置生死不顾,以坚强的信念和超强的责任心、使命感完成采访任务。公平、公正报道战争的真实与残酷。

  那些在雪域高原,在深山老林穿梭的记者们,面对豺狼虎豹、毒虫蛇蝎,他们毫不畏惧,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一片蓝天。用镜头,用手中的笔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事件。

  那些走在穷山僻壤,孤田恶水贫困地区的记者们。几十里山路,他们靠着一双腿,扛着机器,跋山涉水,穿林过崖。采访一个个贫困家庭,了解一个个贫困学生。当他们看到那一座座破旧不堪的房屋;看到那残缺不全的家庭;看到那没有一点油腥的饭菜;看到那一双双惊奇的眼睛,他们流下了眼泪,他们柔软的心被高山上的阳光深深剌痛。阳光里包裹着全家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求;也包裹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望。正因为有这些记者们的报道,爱心人士才能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以支持,给他们以帮助。正当全党在全国扶贫攻坚战打响的时候,他们从此走出山沟,踏上了“精准扶贫”的高速火车,向脱贫致富的小康路上飞奔。

  那些在台风、在洪水、在地震、在火场,在大灾大难现场不顾生命危险采访的记者们。他们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救灾场景。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画面,凝聚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他们,让我们真正了解灾情,了解华夏儿女的善良、坚强、团结与文明。让我们含着热泪,伸出大拇指,点赞每一次,每时每刻奋战在抗灾一线的人民解放军。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

  那些暗中深入到毒作坊、毒工厂采访的记者们;那些化妆潜入到黄、赌、毒邪恶地方的记者们;那些为了给老百姓一个真相,为了还老百姓一个公道的记者们。他们深陷狼窝,却敢于直面权势;敢于揭露黑幕;敢于挑战邪恶,他们昂首挺立,无所畏惧。每一次采访,都是那么困难重重,险中求生,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时代把他们雕刻成一座座奋进的丰碑。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记者。记者是“无冕之王”,这“王”是什么?这“王”就是责任,是良心,是作为一名真正记者的历史责任与中国良心!在我心里,记者就是一把锐利的钢刀,插进敌人的心脏;记者就是党的喉舌,把党的声音传遍天涯海角、四面八方。

  我的记者梦、我的记者情,一直深深的刻在心里,永不消失!此刻,我要向心中伟大的记者们致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