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日暖花开。循声匡河北岸密密的树木花丛之中声声鸟啼,如获天籁,不禁心飞神远,童心勃发。
细观匡河北岸树木花丛一片片,望眼欲穿,无不渴望能捕捉到每一种声音的出处。漫步于匡河南岸,种种鸟语不绝于耳,无论是往来自如的苇莺嘎嘎逼青蛙,还是诗人笔下的几只黄鹂鸣翠柳,都让匡河多了几分自然的神韵,自以为是白云野鹤,啸傲林泉,也让你不得不去重温陶潜的那首千古绝唱《饮酒·结庐在人境》。
无疑,陶潜的感受未必就是吾人的感受,何况时代的穿越、语境的差异,处处不可同日而语。诗中对于我具有产生电流效果的既不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也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是一句“飞鸟相与还”,犹如生命远处蓦然间冒出来了一片树林。树是回家的方向,鸟语就如同挂在家门口的一只风铃。苛求宁静,对于当下而言,是一种奢望!可不,现在的角角落落,哪还能偏离“车马喧”?如今置身这省城匡河一角,每每移步匡河听听那鸟语,多多少少还能找来一点“回家”的感觉。
-文/孙仁歌
稿件来源: 合肥日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