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苏醒得早,在别人还是懵懂迷糊的年纪,他就看清并开启了自己的人生航向。记得念师范时,课业相对轻松。每到周末,同学们便相约去公园、商场游玩。同寝室的阿芳从来不参加我们的活动。她是一个山里妹子,穿得土气,寡言少语。看似不合群,时间长了,我们才发现她只是太过专注于学习,而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阿芳是每天最早到教室自习的人,也是最晚回来的一个。到了熄灯时间,她就搬个凳子躲到盥洗室看书。有人在洗澡洗衣,她旁若无人,昏暗的灯光下叽里呱啦地背着书。三年后,阿芳成为全校唯一保送到高校深造的学生。又过了几年,她又考研读博,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听说她考研的时候还挺着七个月的孕肚,我丝毫不感到奇怪。
毕业前,阿芳曾豪言壮语:“我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少有壮志,心有宏图,又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坚定自我,阿芳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她的金字塔。而那时的我们还陷在一场青春的风花雪月中,待醒悟过来,才发现浪掷了光阴。
人生的春,便是一种懂事。就像我的同学阿芳,表面上木讷,其实心里明镜似的,能给自己做出那么清晰的人生规划,懂得自己要什么,这份早熟的智慧就超出许多同龄人。和阿芳相比,我度过的那些春天就平淡无奇了啊。毕业后,我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庸庸碌碌忙活了几十年。有人世间的小欢喜,也有生活的一把辛酸泪。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一篇随笔被某个杂志选用了。那一刻,沉睡心底多年的文学梦被这场春风唤醒。原来“苏醒”是这样一种感觉:它是一粒种子在快速膨胀发芽,抽枝长叶,呼之欲出,并且要红杏出墙,与春天共舞。
写字让我找到了所爱,每发表一篇文章,心如繁花开。可是,当我结识了一群写作者,他们要么是硕果累累的名家,要么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而我,人到中年,才刚刚从零开始。我是错过了多少春天啊。我焦虑消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文友“开花的芦苇”鼓励我:“急什么?现在觉醒也不晚,我们可以一直写到老呀……”看着年过五旬的她在朋友圈里晒文字,晒旅行,晒美照,飞扬的裙裾,鲜艳的红唇,牡丹花般的笑脸,好像人生的春天,真的与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此刻你的心已经醒来,它清澈、明亮、活跃,不怕煎熬,无论早晚,你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里收获一个春天。
稿件来源: 安徽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