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破解“内卷”的安庆门径

时间:2023-05-30 17:48:34

  教育“内卷”由来已久,科举时代尤为激烈。在明朝存续的276年间,89科计录取进士24586人,平均每科(三年一科)276人,这在总人口过亿的国度,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求进难度如此,一个家族五代以内如有两个子弟考中进士,便可称之为显赫的“科举世家”。科举世家又面临着新崛起家族的竞争,故而96%的科举世家无法超过三代。

  有没有成功解决科举“内卷”问题的家族呢?《结社的艺术》选择的样本是桐城桂林方氏。该家族创造了两大科举奇迹:打破了科举世家不过三代的“铁律”,科举之隆延续了明清两朝,直到科举制度终结;明清两朝共涌现进士31人,一个家族匹敌一个平均水平的州、县。

  桐城桂林方氏应对科举“内卷”的秘诀,即是“结社的艺术”。方以智之父方孔炤建有“泽园”,为子弟读书之所,后演变为“泽园永兴社”(简称“泽社”)。泽社确切的成立时间未见

  史料记载,《结社的艺术》将之推定在明天启年间。泽社具有文人社团性质,方氏家族诸多文学名家的出现,乃至其后桐城文派风行中国文坛二百余年,都与泽社存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诗文切磋对泽社来说只是表象的,最直接的功利目标则是社友课读其间,以应举业,且社友存在明显的家族属性,以方以智为核心。

  详尽的泽社成员名单今不可考,留有文字记录的见有方以智、方文、吴道凝、孙临、周歧与钱澄之六人。这六人看起来分属五个家族,其实都与方以智及其家族密切相关,或为本族子弟,或为姻亲、世戚,这也是泽社的家族属性所在。六人中除方以智妹夫孙临弃文从武外,其他五人皆获得科举功名。如果不是遭遇王朝更迭,泽社成员的科举成功率将是100%。

  极度内卷的科举难题,泽社因何而破解?明代科举,经义贯穿了科考始终,得经义者得科考。《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根据科举制度的规定,考生可以任选一经作为自己科考的“本经”,类似今天的选考科目。选考科目的优势,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科举结果。

  以现存的科举史料看,方以智及其伯祖方大美、祖父方大镇、父亲方孔炤,皆以“易”为“本经”,通过了会试、殿试成为进士。《易》虽非桐城地域专经,却是桐城桂林方氏的“家族专经”,也是这一家族家学的学问支柱。不仅如此,授业泽社的白瑜、王宣两位先生,同样以治易闻名其时。由此可见,泽社是以其学问强项赢得科举优势的。
 旧桐城地域上,陈洲刘氏与桂林方氏的人口规模都在10万以上,但陈洲刘氏仅有1人考中进士。“桐城文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蹭蹬科场近五十年,最好的科考成绩只是中了乡试副榜。刘大櫆可谓才华横溢,在高度内卷的科举面前仍旧败北。两大家族的科举成果天差地别,就在于后者没有相应的家族结社,也没有形成家族的家学支柱。拥有核心竞争力,桐城桂林方氏对教育内卷问题的解决,也就有了现实的镜鉴意义。章宪法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