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再谈“小人物精神”

时间:2023-06-15 14:15:30

  刘 振

  几年前,笔者曾写了一篇文章《珍视“小人物精神”》,彼时荧屏上充斥着总裁、富豪、大女主,一水儿精英,似乎不成功就不配在影视剧中占有一席之地,小人物只能成为配角、工具人。

  今年以来,《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等多部文艺作品瞄准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对他们的人生悲喜、命运起伏致以温情的敬意。这些作品得到观众强烈共鸣,获得市场、口碑双丰收。有人说,影视剧中的小人物终于“觉醒”了。

  小人物从透明到凸显,从配角成为主角,是这两年影视创作浮躁肤浅之风渐消、爽剧悬浮剧逐渐退场的结果,也是有追求的创作者真正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为千千万万普通人鼓与呼的成果。小人物以个体经历连接集体记忆,以命运起伏叩问时代变迁,那种“立体的人生”“彩色的欢乐”“明亮的忧伤”令人荡气回肠。此时,再谈“小人物精神”,笔者颇感欣慰。

  小人物之“真”,正是丰沛人性之所在。文艺创作致力于表现真实的生活与人性,然而何以为“真”,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答案。以世俗成功学观之,唯有“大人物”才具有精神家园,唯有成功者才值得被书写,小人物的内在精神则被矮化、抽空。小人物没有高大上的主角光环,没有打怪升级的完美历程,自身多有缺点,正因如此,才显露出复杂的人性,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最近热播的几部作品,无不着力于洞察与表现小人物之“真”:阳光纯真有之、油腻粗陋有之,困顿失意有之、诙谐幽默有之,温情善良有之、善恶交织有之。他们仿佛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充满生命质感的“这一个”,小人物由此塑成脱离脸谱化、生动鲜活的典型人物,更容易带入观众引起共鸣。

  能够成为典型人物的小人物,仅有真实是不够的,其精神面向必然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坦白说,太多影视剧擅长制造狗血情节和极致矛盾,即使是小人物的故事,也没有多少精神构建可言,无非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实际上是对“小人物精神”的窄化。最近几部作品最令人称道之处,就是大大拓展了“小人物精神”的空间。《平原上的摩西》中,充满浪漫色彩的女主角执着追求艺术,令人动容。《漫长的季节》里主角团堪称“失败者联盟”,他们的失败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无可逃避又令人心酸,但他们依然保有内心的尊严和对正义的执着,以及朴素的希望和向上的力量。“小人物精神”,在平凡中印证人性的伟大,在平常中追寻情感的价值,在平淡中刻画时代的伤痛,有了超越时空的力量,耐人寻味又弥足珍贵。

  任何时代的文艺创作,都与时代风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时代狂飙突进的时候,往往爽剧当道,人们纵然知其虚假仍然甘之如饴,要的就是那种个体所向披靡、轻易走上巅峰的爽感。但这只是一种幻觉。时代悄无声息中转折突进,个体命运如浪花般卷入历史洪流,有成功出彩,也有失意失败。幻梦逝去,真实的人生显现出来,小人物的彷徨与挣扎、堕落与重生就有了万般复杂滋味。“小人物精神”的回归,是一曲新旧时空交织的交响曲,对过往温情致意的同时也抚慰激励当下的人们,直面命运而又觅路前行,跌跌撞撞而又向阳而生,努力寻得属于自己的艳阳天。从这个角度说,“小人物精神”从未过时。让更多的小人物在屏幕中“觉醒”,传递更多温暖向上的力量,文艺创作工作者仍大有可为。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