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临风玉簪独含情

时间:2023-08-08 16:56:04

  任崇喜

  这个夏日比往年干旱许多,好在是居处临近一条河。

  晨练时,喜欢看自动喷灌的水,带有阳光的色彩,如顽皮的孩童般没头没脑的,突然“哗”的一声射过来,不经意间又戛然掉头,好像在逗你玩。水过处,一丛丛花儿立即清亮起来,仿佛被赋予阳光的色彩。

  这清亮的花儿中,就有玉簪花的身影。

  这个时节,这一喜阴湿的百合科草本植物,高高的花葶旁若无人,从卵状心形的碧绿叶丛中抽出。花葶的上端,洁白无瑕的玉簪花,像旧时妇女插于髻旁的簪子一样,素洁雅净,在闷热的夏季仿佛给人带来丝丝凉意。

  玉簪花花形娟秀,其茎交错挺拔,高扬、洒脱,“其叶大如掌,团而有尖,叶上纹如车前叶,青白色,颇娇莹”,花叶交相辉映,为历代人们所钟爱。玉簪花叶片绚丽斑斓,成片栽植时蔚为壮观。《长物志》里说:“洁白如玉,有微香,秋花中亦不恶。但宜墙边连种一带,花时一望成雪。”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单瓣玉簪花朵未放之时,犹如白玉搔头一般,故称玉簪花,又叫“玉搔头”。据《本草纲目》里记载:“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

  人们多认为,白玉搔头之簪的典故,与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有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是乐师李延年歌里的李夫人形象。李夫人妙丽善舞,极受汉武帝宠信。“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这引起众嫔妃、宫女效仿,一时成为风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是榜样,不管是东施效颦还是西施追风,都有可取之处。但仔细阅读发现,这玉簪应与玉簪花无关。不然,怎么还有“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的记载呢?

  尽管后来有人说,因玉价倍贵,普通宫人便用玉簪花插于鬓旁,以求讨得君王欢心。但美人如玉剑如虹,相得益彰才能锦上添花。玉簪花怎抵得过尊贵的玉呢?假的毕竟是假的,传说也只是以讹传讹。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在民间传说中,玉簪花是仙人花。“玉簪花,醉里遗簪。”据说,王母娘娘小女儿宴饮时,觥筹交错间,一不小心,发髻上的玉簪从天宫瑶池落到人间,幻化成玉簪花。

  在清代李渔眼中,玉簪花为“花之极贱而可贵者”,“插入妇人髻中,孰真孰假,几不能辨。乃闺阁中必需之物”。

  玉簪花又名玉春棒、白鹤花、白萼、季女。“白萼像其色,白鹤像其形,季女像其卦。”远远看去,玉簪花似仙鹤一般优雅,因此得名“白仙鹤花”或“白鹤花”。季女,意指女儿。“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思娈季女逝兮”……这一词,曾经在《诗经》里出现过。郑玄说:“思得娈然美好之少女有齐庄之德者,往迎之。”玉簪花,能被赞誉神韵如少女,不是谬言。

  中国古人,常用玉簪花制作胭脂。

  “玉簪,春初移种肥土中,则茂。白者七月开花,取其含蕊入粉少许,过夜,女人傅面则迷香可爱”“取其含蕊,实铅粉其中,饭锅上蒸过,云能去铅气,且香透骨内,妇女以匀面,无皯痣之患”……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连爱谈狐说鬼的聊斋先生也不例外。他在《农桑经残稿诸花谱》中说:“玉簪:春初雨后,分其勾萌。忌铁器,喜阴,见日则萎,含(苞) 时,入粉少许,傅面助妆。”

  玉簪花的花语为宽和、清丽脱俗、冰清玉洁。“花中闲远风流”,元好问对玉簪花的赞许,可谓一语中的。

稿件来源: 铜陵日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