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奋斗书写辉煌

——《酿酒秘录》序

时间:2023-10-19 15:23:05

  金秋十月,我收到侯兴瑶(曾用名侯春)战友寄来的沉甸甸的《酿酒秘录》的书稿,嘱我为其作序。于是我停下了手中的文学创作,逐字逐句读了起来,渐渐地,他从军从政从商的经历和形象,呈现在我的眼前。

  1980年,侯兴瑶离别故土踏上远程,满载着青春的热情和理想,来到祖国的东海前哨——大巨岛,开始了军人的生活。当时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炮兵连担任连长。众所周知:炮兵部队有五大专业:观、通、炮、驾、炊。观就是观察所的侦察兵,是炮兵部队的五业之首,炮兵的军事主官,都是有炮兵侦察专业出身的干部担任。侦察兵的专业非常多,有单兵技术和专业协同项目,包括:观测器材使用(方向盘、炮队镜、测距机),识图用图、基本运算(正运算和逆运算、边长计算等),目测距离、器材测距、秒表测距、指示与接受目标、观察炸点、夜间捕捉目标、连测战斗队形、整理联测成果等等。因此,炮兵连都非常重视侦察兵、侦察班长的选拔和培养。当侯兴瑶和二十余名战友来到我连,经过严格训练和考核,侯兴瑶脱颖而出,符合当侦察兵的条件,于是被分配到侦察班。在往后的日子里,侯兴瑶战友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学政治、学文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为了提高侦察兵的专业技术,他从方向盘入手,学习方向盘的基本知识、结构、原理及使用。同时,还深入学习军事地形学理论与决定站立点、三大基本运算、连测炮兵战斗队形、指示目标和观察炸点。白天时间不够,侯兴瑶战友在晚上熄灯号吹响后,蒙上被子,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记要领,有时还做些小的演练与操作。经过这样没日没夜的刻苦和不懈努力,终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军事素质迅速提高,在营、团、守备区、要塞区的考核与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侦察兵中的佼佼者,受到各级机关和首长的多次表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侦察班班长。

  1981年,我在侯兴瑶所在部队某营担任副营长、代理营长,1982年9月,营党委决定让侯兴瑶战友上教导队学习,准备提干时,但他选择了复员回到家乡。作为一个爱国之子,他决心将自己在军队中获得的经验和才华贡献给家乡的发展。回到家乡后,侯兴瑶战友先后担任镇武装部部长与镇人大主席等职。在党委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以饱满的热情,实干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于党的各项工作,使得镇武装部、镇人大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与有关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工作单位和个人多次被领导机关授予“优秀武装部”、“民兵整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优秀共产党员”、“武装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基层人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受到党内外同志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古至今,在中华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劳动人民凭借智慧和勤劳酿造出无数美酒,各种香型,百花齐放。侯兴瑶战友凭着自己的天赋与努力,离职创办了酒坊,酿造的“小井头”,醇香四溢,被人们誉称为“小茅台”。其品牌知名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像风一样地传播,为业内外人士瞩目,而在其主产地和主销地,“小井头”已经牢牢地占据了人们的餐桌,成为能够左右味蕾的选择,是无数美酒中的珍贵物品。《酿酒秘录》是侯兴瑶战友以一位酿酒师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录了酿造“小井头”过程中许多技术环节,用他自己的话说:偏重于细节和“点”。但每一个“点”都不是孤立的,有些点看似一个操作技艺的细节描述,其实是有特定条件的。例如“酿酒的三驾马车”这一篇,除了两个操作细节,还提出了米为酒之精,水为酒之气,曲为酒之神——好米、好曲、好水与酿出好酒的关联。有些点看似一个知识点的归纳,其实还蕴含着实践。例如“发酵机理”这一篇,看题目相似在教科书中很容易找到的内容,真实不仅是对“影响因素”的罗列,还包含有原理诠释和应用经验。这些不同的“点”不仅是对白酒酿造技术的操作细节描述、经验总结及原理诠释,更是技术创新应用与发展理念的体现。通过对《酿酒秘录》细细品味,将会对各个“点”相互融合,加深对“小井头”的理解,增强酿造“小井头”的悟性,更能从中体会到酿酒师的敬业情怀与工匠精神。

  《酿酒秘录》的出版,是侯兴瑶战友在多年时间里对酿酒过程中工艺细节的感悟与创新,是他对酿酒工艺精益求精的足迹。因此它的出版,将是酿酒行业的一朵奇葩,可喜可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饮酒者对白酒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配制更纯、更香的白酒,服务更多的白酒爱好者,提高他们的饮酒幸福指数是白酒行业努力的方向。我们相信,未来,侯兴瑶战友和他的团队在中国酒业传播这条路上将点亮更多的明灯,为行业寻找方向,为行业助力前行。由此,我们期待着侯兴瑶战友再创佳绩,为“小井头”的发展谱写华彩篇章!

  遵嘱写上这些,以为序。

  二〇二三年十月十六日于古城 

  (程炳武,作者系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