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我的家乡年俗也是别具特色的。
临近年关,我跟着妈妈到菜市场采购年货,发现市场里多了很多临时摊位,上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有色彩鲜艳的年画、寓意美好的春联、喜庆吉祥的红灯笼等。人们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我和妈妈也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开始了大采购。我们按照年俗首先买了一只鸡,寓意吉祥如意;然后买了两条鳜鱼,寓意富贵有余;接下来我们又买了炸圆子的馅料,准备回家炸香喷喷的圆子,寓意团团圆圆;最后,我们买了一些年糕,准备大年初一早晨吃,寓意新的一年节节高升。
大年三十上午,我们开始贴春联、沐浴理发。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传统习俗,正月里小孩子不能剃头。年夜饭开席前要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在完成这些礼节之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正式吃年夜饭了。年夜饭通常从下午一直吃到晚上,大家边吃边畅谈,回顾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当夜幕降临,五彩斑斓的烟花腾空绽放,美不胜收。长辈们给小朋友发压岁红包,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陪伴小孩子在平安中长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渊源悠长,不同的年俗习惯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这些文化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在传承中带着新春的气息迎接崭新的一年。
孙启宸
稿件来源: 铜陵日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