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人和事,第一印象都非常重要,这印象刻在人的心头,就如一张宣纸染上了水墨,无论后来再怎么渲染,底色都还在那里。或许是雾的原因,徐闻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有些迷茫甚至神秘,及至后来我走了徐闻的不少村镇,心中有时也还有些恍惚,特别是一些远离城镇的村落,大都是悄无声息的,有的甚至连鸡鸣狗吠都听不到,寂静得竟会让你产生错觉,以为撞见了时代的不同截面。
居住在徐闻的海安小镇,自得其适。天气晴朗的日子,站在阳台眺望,对面海口的楼宇清清楚楚。与海口的拥挤、嘈杂相比,徐闻十分宁静、安详。这里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气候和海南岛相差不多,年平均气温都在二十三四度。徐闻几乎没有什么工业,空气和水都非常纯净。最初,我的确是奔着徐闻的环境且为避寒来海安小镇小住的,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每年来这里居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个能让外乡人融入的地方,的确非同一般。尤其是晚上,隔海相望,海口的灯火通明,如同舞台的背景,令人有时空转换之感。徐闻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古时是朝廷贬谪流放罪臣的“南蛮之地”,苏轼、苏辙、汤显祖等大家都曾踏上过这片土地。国家不幸诗家幸。千百年来,先贤的失意慨叹在这里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徐闻穿行,时不时就会撞见一些意外。一次去龙塘镇,路过一个村子,远远望去村口的门楼气势不凡,“包宅村”三个大字很是显眼,心里便揣摩,这村子是不是与包拯有关。进村访问,果不其然。公元16世纪初,包拯嫡系子孙包文魁就携家人至此定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包姓世居,民风淳朴。村部墙上张贴的“外出兄弟闹元宵捐款名单”,红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捐款数竟近五万元,包氏家族的凝聚力可见一斑。
徐闻虽有众多人文与自然资源,但并不是旅游热土。即使是闻名遐迩的南极村,也只有在特别的节假日期间,才能偶遇人头攒动的情景。徐闻有众多的海垭、港湾和岛屿,搁在平时,无论你去哪里,几乎都可以独享一片海滩。宁静的天地,唯有海涛与风声,令人心旷神怡。海安小镇更是人烟稀少,这对居住者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近两年,海安小镇也开始有了人声鼎沸、拥挤嘈杂的时候,不过大都是春节前后。大批开车前往海南岛的客人,大量运送货物的加长大货车,一时间,把公路挤得几乎水泄不通。从家里的阳台居高临下地观看,几公里连绵不断的车队,委实壮观,也是一道风景。车潮过后,小镇又恢复了平静。在同一条公路上,又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黑山羊晃晃悠悠地行走,头戴斗笠、手持长鞭的放羊人悠闲地跟在后面,又是一道风景。
徐闻不大,但海岸线很长,约有四百公里,徐闻的渔业因此发达。开车穿行在徐闻的大地上,你见到的多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红壤土,徐闻的农业也因此兴盛,果蔬质量非同一般。居住在徐闻是有口福的。海鲜自不待言,我们常常开车去海边购买海鲜。渔民刚打上来的白鲳、马鲛、蚝仔、海螺、黄花鱼以及形形色色叫不上来名的鱼虾,都是活蹦乱跳的,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城里卖几百块钱一斤的石斑鱼,在这里只要几十块钱一斤。大小相间的野生海虾,有时候只要十多块钱一斤。
在乡村行走,你会感到田野的风无比纯净、透明。遇到村民正在收获菠萝或甘蔗,你想购买的话,他们大都不卖,而是真诚地送你一些。当地村民都非常热情。有一次,我们去新寮的无人岛,在靠近海边的村庄里转了好长时间出不去,无名小路让导航也迷失了方向。村里一位年轻的村民,骑着电瓶车带我们出了村,后来又带着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来到海边;还有一次,我们去龙塘赤坎,看到海边正张灯结彩地准备婚宴。我们想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便上前打听,结果受到新娘新郞的真诚欢迎。开宴之前,没有任何俗套的婚礼程序,上菜了便开吃。宴席是实实在在的海鲜大餐,无论菜品还是厨艺都令人称道。
徐闻的确有点与众不同,就连它名字的解释,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种解释,我觉得挺有意思——徐闻地处偏远,朝廷的消息传达到这里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被称为“徐闻”。不管哪一种解释,徐闻这个名字都链接着与地理、自然以及历史相关的故事。在徐闻生活了几年,我们早已克服了风土人情的差异,自得其适地过上了当地小朋友对我说的“当地人过的生活”。当地人的生活是什么?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放松与舒缓,安静与闲适,我是深有体会的。的确,换一种环境,融入一种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领略其中的自然而然,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徐闻,沿着海岸线行走,几乎村村都能看到祭坛神龛。有些坛龛非常简陋,村民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平实自然。春节期间,村里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小镇彻夜笼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这种情景,不身临其境,你是无法想象的。这千家万户不约而同地燃放,震撼人心,其中似乎凝聚着某种生活的标准意义。腾腾弥漫的烟火,不仅唤醒人们儿时的记忆,也激起人们对未来的期冀。这一刻,你会觉得,传统徐闻与时尚都市二者之间,无所谓正,无所谓负;也无所谓新,无所谓旧。
在徐闻生活,会让你有一些思考。网络时代的瞬息万变和在我看来徐闻的以不变应万变,到底哪个更好,实在不好说。一座城市,是单纯强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追求,还是尊重规律顺应自然进行差异化的发展,真的是可以讨论的。发展方向一掉头,以往落在最后面的就可能排在最前面了,关键看你要什么。“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今我们不论说什么,做什么,在老祖宗那里都能找到真谛的源头。
徐闻,你的确要徐徐看。
稿件来源: 安徽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