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卫校前身为1943年诞生的“安徽省立立煌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为全省最早开办的公立医学教育学校,于1945年开设药剂专业,开创了安徽省药学教育之先河。1946年改名为“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现更名为“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948年7月,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药剂科的首届毕业生学习完毕,即将离开学校到社会服务,全班学生共同计划在校内荷花塘南侧重建百花亭,同时拆除荷花塘东侧已破败的旧亭,留作纪念。学生们请马轶尘先生撰联一副,悬挂于亭。马轶尘先生为安徽著名回族教育家,1946年至1949年间任安庆联立中学训导主任,同时兼任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的国文教师。马轶尘先生热情允诺,随后撰联一副:“一亭清景柳与水,三载春风苦亦甘。”此联对仗工整,对句精巧,意境雅致,不仅赞美亭在池边、垂柳成荫的胜景,也有对学子的勖勉之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百花亭和楹联都已不复存在。为何以后记载和引用的书籍上均为“一池清景柳与水,三载春风苦亦甘”,原因不详。
2024年,因在互联网上查考历史资料,无意间浏览到一张1948年7月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百花亭前的留影,马轶尘先生所撰百花亭的楹联清晰可见,而现在广为流传的楹联“一池清景柳与水,三载春风苦亦甘”的上联第二字“池”字有误,应为“亭”,即“一亭清景柳与水,三载春风苦亦甘”。今记录于此,供研究者们借鉴。马自明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