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春天开花,初夏结果,一开始是白色的,米粒那么大,后来慢慢地长大,慢慢变红,淡淡的红,再往后,成了深红色,不过,这时候的果子还是不能吃,要等到颜色变得乌黑乌黑的,手指一掐,就像染过紫色墨水一样,才好吃。
家乡地处大别山腹地,海拔高,气温低,地理环境优良,不仅是茶叶之乡,也是蚕茧之乡。桑叶地里套种茶叶,春采茶,夏秋养蚕,既错开了采茶季,又不误养蚕。“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浅夏时节,密匝成荫的桑园里,一人多高的桑树上,红黑相间的桑葚果挂满了桑枝。但不是所有的桑树都开花结果,如今的桑园里栽插的多是湖桑,也叫杂交桑,不同于以往的野桑,并非棵棵挂果,即使挂果了,每棵的数量也不尽相同,有的树上缀满了肥硕的颗粒,有的桑树上只结了数得清的几粒,隐藏于茂密的桑叶间,那些背着竹筐摘桑叶的男女,不时地停下手中的活儿,摘下几颗桑萢扔进嘴里,竹筐里桑叶装满了,肚子吃饱了,嘴唇也染黑了。也有人拎着小竹篮,专门到桑园里摘桑葚,他们或拿个带钩子的竹棒,轻轻拉下桑枝,小心翼翼地把熟透了的桑葚摘到篮子,或爬到桑树上,脚踩桑枝,一只手拽着桑枝,另一只手去摘桑葚,直到盆满钵满,才满意而归。“鸦丛桑葚紫,蝶穴菜花黄”。贪吃的乌鸦、山雀、麻雀,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鸟,也不放过觅食的绝佳机会,一大早就在桑树上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它们抢抓机遇,跟人争夺宝贵的果实。
摘回来的桑葚不能用冷水清洗,不然会化掉的,要用适量的盐水浸泡一会,沥干再吃,一时吃不了的,摊在竹匾里晒干,是难得的补肾药品。
桑葚不但味道好,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生津,是人身能量储存基地。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的功效,此外,桑葚生津润肠,还能乌发明目,营养肌肤,使皮白嫩细腻,是传统的大补之品。柳瑞林
稿件来源: 安庆晚报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