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时间:2024-07-22 14:37:46

  刘安

  浮山,古名浮渡山,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并列,为安徽历史名山。浮山,号称“天下第一文山”,在历史上是文人墨客留迹、僧道云集的好去处。迁客骚人以摩崖石刻的方式为浮山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并让这些摩崖石刻成为浮山的一大亮点。据统计,浮山现存摩崖石刻达400多处,且多为清代以前作品。

  “因棋说法”说的是发生在浮山的一段故事。史载,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秋,高僧远禄与欧阳修曾经浮山对弈,远禄在连胜数局后“因棋说法”,始有此典。“因棋说法”刻石出自于若瀛之手。于若瀛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陆子岩”刻石出自陆游的父亲陆元钧之手,题写的时间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当时陆元钧与友人同游浮山,留下了包括此刻石在内的多处题刻。

  “风云际会”刻石镌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是吴孟科、方梦旸、钱元鼎等八人游历浮山后留下的题记。他们当中的方梦旸是“桐城派”创立人方苞的曾祖父。

  “枕流岩”刻石的书写者是时任安庆知府赵寿祖,题刻时间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当时陪同这位知府老爷的,还有安庆府的同知、推官和桐城县令。

  “仙凡此隔”刻石镌刻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题写者是朱吾弼。朱吾弼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任南京都察院御史、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右丞、太仆寺卿,是一位敢言敢谏的称职谏官。

  “九带遗踪”刻石与“枕流岩”刻石紧邻,镌刻时间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题写者强存仁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万历年间著名书画家。题刻中说到的“九带”指北宋著名高僧远禄祖师的佛学著作《九带集》。远禄祖师曾经在浮山一带讲经说法。

  “行窝”刻石的落款是“方潜夫命子智书”。方潜夫为安徽桐城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4年)进士,对《易经》有深入研究,官至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落款中说到的“智”,是方潜夫的儿子,也就是比其父更有名的方以智。

  “洗心处”刻石的题写者是时任安徽桐城县令黎道炤。黎道炤为江西南昌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工部给事中。

  “日月长”刻石在“九带遗踪”刻石的左侧,题写者是朱作鼎。这个朱作鼎是位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曾经为官,但兼职飞贼;被人揭穿后,隐居浮山为僧。

  “三侯继美”刻石位于五云岩顶,没有落款,镌刻年代及题写者不可考。这里所说的“三侯”是指先后任职桐城县令的三位好官即南昌进贤的樊仿,顺天遵化的陈玉阶和直肃曲周的陈玉阶。(作者系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20级学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