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时间:2024-08-29 13:09:29

  季羡林曾经这样描述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陈寅恪:“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读了这一段,单凭想象,便能勾勒出陈先生的大致模样,除了那份智者的沉着冷静,必然少不了多年书卷熏陶滋养的文人气质:深邃、清醒、正气,谦和且有趣。这便是“中文系老师”给我的印象。
  所以,早些年人们都笑称“中文系的学生往那儿一站,就是一首诗”,我深以为然。当然,这些“诗”的老师,更是“诗中诗”“诗上诗”。我大学读的医学专业,毗邻师范大学,傍晚同学们进进出出散步游玩,中间流传着一个公认的说法:通过女生们的衣服,能精准判断哪个是中医学院的,哪个是外语学院的,哪个是师大中文系的……和同学们打了几次赌,居然屡试不爽,但凡长裙飘逸,秀发及腰,眉宇沉静若有所思的,多半是中文系的姑娘;而那些慈眉善目、毫无凌厉之色的长者,多数是中文系的老师。我这个医学生,对中文系一直有着“非分之想”,特别想融入那些“诗”里,偷窥个一鳞半爪,便好似得到了天大的便宜。于是数不清多少个下午,我冒充师大的学生,去蹭听中文系的课。我记得季羡林也是极喜欢蹭课的,还在冰心的课堂上被赶出来,使他悻悻然又无可奈何。中文系的课听多了,有时候都忘了自己是隔壁学校的医学生,于是我的笔记非常奇怪——我的《解剖学》笔记里,前半部分是规规矩矩的人体骨骼、神经分布、肝血窦,图画得一丝不苟,渐渐地就要旁逸斜出“大学语文”的味道,标配小花、格言、古文、莎士比亚……
  见到了几位风格不同的中文系老师,最大的收获便是开心。比如一位身材矮小的秦老师,他讲课喜欢手脚并用,仿佛自己化为了文中角色,兰花指捏着粉笔常常忘乎所以,一堂课下来,他便满脸粉笔灰,自己却浑然不觉。课讲得生动,同学们都听得陶醉,课堂自然安静又流动着快乐的气氛。我当时就想,所谓“人格的魅力”,应该就是这样的先生:可以不高大英俊,却能用学识和授课风格将学生牢牢抓住,令人又敬又爱。
  很多倾情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会和学生建立家人般的感情。在《四海文心》一书中,北大中文系教授张辉曾这样回忆他的中文老师乐黛云:“平时我来拜访乐老师,很少提前预约。”而乐老师也笑着说:“对,门都不用敲。”
  同为北大中文系教授的邵燕君,采访前辈谢冕时送给他一句话:“我觉得您的生命状态就是诗的状态。”谢老对待学生秉持“放养”态度,宽容、尊重、信任,愿意带领学生“做个可爱的人”。
  “中文系老师”何止是诗啊,更是一部“好看”的书。张叶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