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有一个地跨吴越二界的千年古镇——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更有众多的美食佳肴声名远扬。我仰慕已久,渴盼有朝一日,能够亲眼目睹它的美丽与神奇。今年7月,我怀揣着满心的喜悦和期待,顶着炎炎烈日,登上了去往枫泾的动车,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枫泾古镇,让我走近了它,了解了它。
踏入枫泾古镇,就仿佛走进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古镇入口处,是一座古朴的牌坊,上面刻着“枫泾”两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镇的悠久历史。我漫步在枫泾古镇的街头巷尾,这里各种房屋建筑都是白墙黑瓦,其房顶四角翘起,像鸟儿展开翅膀,四角挂上灯笼,小小的,红红的,给古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景点,如丁聪漫画陈列馆、程十发祖居、叶天士故居等,最让人惊喜的是,这里还有谢墉76岁时临摹的东晋书圣王羲之手迹《佛遗教经》,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古镇的历史文化,而且让人瞬间沉浸在国学文化的海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大开眼界;这里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蓝印花布、花灯、剪纸等民间艺术在古镇依然看到他们的踪影;这里有许多地道的江南美食,如枫泾丁蹄、程大妈粽子等,这些特色佳肴不仅成为四方来客、宴请宾朋、馈赠亲友的理想选择,而且体现了古镇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这里有着“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巷”的美誉。古镇内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和清澈的河流。我站在建于明代的古桥上,耳边传来一阵嬉笑声,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个女孩坐在船上嘻嘻笑笑,她们用双手轻轻拨弄着河水,河面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美丽的纹路,船儿顺着河道向前驶去,渐渐地离开了我的视线,但她们的嬉笑声仍在我耳边围绕,真的是让人感受到枫泾古镇是历史、文化和人情的融合,使人倍感亲切和温暖;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这里,人们只会说“条条长廊通荷塘”。古镇荷塘的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它们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也是小鱼儿的凉伞。古镇荷塘的荷花争相开放,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红色与白色相间等各种颜色的荷花,水灵灵的,就像这荷塘里的仙子,在绿叶的陪衬之下,更显得亭亭玉立。仔细观察,在碧绿的荷塘中,有几条顽皮的鲤鱼,穿梭嬉戏于荷叶间,调皮又不失可爱。古镇荷塘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枫泾古镇真的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次日,我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回荡着日常生活的声音,于是我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几位老先生和老太太正在品茶闲聊,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当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枫泾阿丁让枫泾古镇旧貌换新颜,引来了国内外的游客……我不禁驻足聆听,心中充满感动与崇敬。我遇事喜欢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为了弄清枫泾阿丁与枫泾古镇的关联,我来到枫泾镇镇政府,接待同志详细地讲述了枫泾古镇建设的情况。原来枫泾阿丁是:执着与坚守深耕枫泾古镇文化旅游事业的,文明实践之星丁四云。2002年,丁四云担任枫泾古镇旅游公司总经理,他始终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枫泾古镇小心翼翼地呵护,不搞大拆大建,不建高楼大厦,不另起炉灶,不山寨仿冒,而在保护与更新中确保古建筑肌理“原汁原味”。十余载,丁四云在枫泾古镇改造了和平街等8条古街,重新修缮了泰平桥等9座古桥,修护了1000余米的枫泾长廊,修缮了8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开辟了6个旅游市场,建成2个景区……使枫泾镇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全国十大魅力乡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造就业岗位3000余个,接待国内外旅客5000余万人次,旅游行业综合收入6亿余元。因此,枫泾镇的干部与群众亲切地称呼丁四云为“枫泾阿丁”。
太阳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辉洒在古镇之上,整个枫泾古镇仿佛被点亮,温暖而祥和。我站在古镇的小广场上,回望着这几天的所见所闻,让我由衷地感到:枫泾古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是时光长河中闪耀的明珠,是岁月长卷中精彩的篇章;卓而不凡的丁四云,在枫泾古镇建设中,变成了枫泾阿丁,其模范事迹感人肺腑,令人赞叹。愿枫泾古镇,焕发青春,繁荣热闹,风景更美!愿中华大地,涌现出更多善于做事、敢于担当、为民造福的枫泾阿丁!(程炳武)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