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许之格又出诗集了,可喜可贺。
上一本诗集出版时,我还在新闻单位任职,编过她的稿子,因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她喊我“赵老师”,也就有了机缘要我作序。我是缪斯不合格的弟子,对诗歌的写作一知半解,但为了不拂美意,勉为其难。
自从那本诗集面世后,许之格的写作就像接了“天风”,阳光充足,雨水丰沛,作品雨后春笋般见诸各级专业网络平台和期刊,在当地文坛的影响力也像涨潮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时间不久,县作协换届,许之格顺理成章荣任秘书长。也就在这个时候,因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古城,但仍时刻关注着古城文艺事业的发展。许之格的进步和蝶变,一帧帧、一幕幕地都看在眼里。
我写不好诗,但并不影响我读诗。平时,对身边的人所写的文字,特别是写古城题材的作品,我都情有独钟。许之格诗集出版后,一直想寻一本来读。作者好似读懂了我的心思,在我赶回古城参会时专门送我一本。我很感激,理当要写几行文字。
这本诗集,名曰《花间集》,内容分为五章,分别是“花戏楼”“花外音”“花之约”“花间集”“太阳花”。取这样的名字,当然是因为里面的文字也都像花儿一样缤纷。许之格是一家花店的老总,常年与各色花花草草打交道,生活里有苦更有乐,目之所及不乏真善美。写自己的生活才能写出自我,写最熟悉的事物才能打动人。“花戏楼”里写《淮上古镇》,“水路,商贾,鄂君启金节/一个曾经繁荣昌盛的淮上古镇/唯有赋税制度演变至今,驿站/一张旧船票/足以封存所有安慰”,韵味十足,乡愁满满;“花外音”里她写《故乡的梨花》,“四顶山下,淝水浩荡/那么小的花瓣,翻过沟壑飘过山梁/面对凋谢与分离/托举,安放的这个春天/在风雨中展现蓬勃”,诗情画意中透露出淡淡的幽怨,字里行间显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本诗集里,许之格写古城的大街小巷,写家乡的月落日升,写家长里短,写贩夫走卒,写亲情友情,也写风俗人情,或以文字秀美,或以意境高远,或充满烟火,或满眼星辰,阅读世间百态,品鉴人间冷暖,读来犹如邻人聊天,平易近人,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乡土气。
曾几何时,诗坛流行一股风气,认为诗歌就是玄而又玄的东西,总要写得别人看不懂才算高深。一些人趋之若鹜,故弄玄虚。读了许之格的诗集,我发现她没有受其影响,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受诱惑,保持着清醒和自我,很为她庆幸和高兴。窃以为,南拳北腿各有所长,你有你的金刚钻,我有我的大扁担。山珍海味好吃,风味小吃也不赖。诗歌怎么写,好看好读才是硬道理。许之格的职业是卖花,卖花与写诗的道理是相通的,玫瑰百合有人爱,满天星凤尾竹也有人买。“家住十里地,各处一乡风。”城市有城市的规格,古城有古城的做法。本是家常小炒,又何必弄得跟做满汉全席一样呢?花非一色,菜忌定式,诗怕定意,可心的就是最好的。喜欢的花儿最美丽,心里的菜就是桌上的味,心里的花就是眼里的情,心中的意就是纸上的诗。
当然,花有百种,花店卖不出去的花儿是要寻找原因的。这就像厨师做菜,做得不好吃的菜是要虚心接受食客批评的。写诗也是这样。这几年,许之格每年都要外出寻师访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后参加安徽青年作家培训班、寿县循理大讲堂等培训活动,遇到创作瓶颈,虚心向诗坛前辈大咖请教,每每醍醐灌顶,大受裨益。同时,她热爱诗歌也热爱生活,始终保持好的心态,摈弃功利心,惬意、自然、放松,把写诗只当作陶冶性情、丰富生活的手段和平台。“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无意无形中大大提升了诗歌的品质和格调。
记得许之格的第一本诗集出版时,好评如潮。现在,许之格的创作正值井喷期,第二本诗集《花间集》已摆在了我们面前。应该说,这本诗集无论从内容深度和厚度,还是从诗句韵味与灵性,都有较大的进步。按照这样的势头,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出第三本、第四本诗集。许之格,写诗与卖花兼顾,平时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写诗,快乐生活,这小日子过得,啧啧!
稿件来源: 安徽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