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文化苦旅》之前,我就对这“苦”字有着很大困惑:中国文人多如繁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文化之旅何来“苦”呢?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余秋雨先生寻访中华文化古迹之路,的确太险峻,太艰难,实在是苦,但这仍然不是“苦”字最好的阐释。
《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旅程,苦的是文化。
是在沙漠中深厚而沉默的莫高窟,那个集佛教文化与中华世俗文明于一体的敦煌莫高窟。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人在中国人蒋孝琬的翻译和帮助下,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进行了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买卖”。这个外国人用极少的钱,换取了中华文明长达好几个世纪的大量文物,而其中的中国翻译竟还在暗暗得意。
斯坦因用三十英镑购买了敦煌中的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后,抬起头来看看天色。一位年轻诗人写道: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是明代藏书浩繁的天一阁,是经过范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继承和保护的藏书阁。后来,一架架书橱空了,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踏过的楼板,却只留下一个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最终在现代,部分藏书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弹之下。
是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苏轼,也是被那个时代的其他文人所不容的苏轼。乌台诗案,一场小人围攻君子的战争,满怀抱负的文人被诬陷成了不满朝廷的罪人,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场突围背后的惨烈。
斯坦因的行为已经受到文明世界的严厉谴责,愈加强大的中国无比重视保护敦煌莫高窟这一文化瑰宝;中华文化的后裔们,一次次大规模地修缮和完善天一阁,使它成为现代文化良知的见证;苏轼在黄州成熟,奏响了千古杰作的前奏,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应运而生。
文化虽苦也是旅,苏轼提笔写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把人生当做一个旅店吧,我就是个匆匆的过客。你我如此,人生如此,文化也是如此。
繁盛之下,逐渐模糊的,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抑或是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
文化沉积成百上千年,无数条高贵的生命苦苦支撑,一夜之间便可消亡殆尽。然而总有人寻根问底,在文化历史下呼唤着健全的文化人格,也正是这些人,使中华文化具有不可磨灭的韧性。
每个翻阅书页的瞬间,文字落入眼中。字里行间,我似乎读懂了这一段段传奇的文化故事,但我又不禁用余秋雨先生的话自问:“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邓雅星
稿件来源: 安徽网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