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刘洋通讯员周若扬
在中心内,87岁老人刘乔荣因脑溢血留下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现在养老的条件好,我们生活也习惯。”枞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左和伢说,他们和枞阳县华瑞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平时老人在中心居住生活,一旦生病或遇到急危重症等突发情况,可迅速转入离中心只有3公里远的医院救治,救治后再转回养老中心治疗或康复,实现了医、养无缝对接。
在中心内,87岁老人刘乔荣因脑溢血留下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现在养老的条件好,我们生活也习惯。”枞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左和伢说,他们和枞阳县华瑞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平时老人在中心居住生活,一旦生病或遇到急危重症等突发情况,可迅速转入离中心只有3公里远的医院救治,救治后再转回养老中心治疗或康复,实现了医、养无缝对接。
1月19日,记者来到枞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85岁的鲍兰英正在用收音机播放黄梅戏曲。婉转悠扬的曲调萦绕下,鲍兰英和“室友”“邻居”们或坐或站,在冬日湛蓝的天空下“懒洋洋”地眯起眼睛晒太阳。“现在养老的条件好,我们生活也习惯。”鲍兰英笑着说。
在中心内,87岁老人刘乔荣因脑溢血留下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与普通养老院不同,在这里她可享受医疗、护理的“一站式”服务,每天有专业医生为她量血压、测血糖。“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还有强大的‘外援’。”枞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左和伢说,他们和枞阳县华瑞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平时老人在中心居住生活,一旦生病或遇到急危重症等突发情况,可迅速转入离中心只有3公里远的医院救治,救治后再转回养老中心治疗或康复,实现了医、养无缝对接。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离不开“医”“养”相向而行、共同发力。
据左和伢介绍,中心居住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最大的有97岁,能够完全自理的老人只占五分之一,且老年人普遍具有慢性病多、多病共存特点,看病就医有“三大难题”: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养老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解决了“三大难题”,也为住在这里的老年人提供了更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记者注意到,该养老服务中心内还有医务室,来自华瑞医院的医生和护士24小时轮流在这里值班。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做到了“体检在室内、小病中心看、住院到华瑞”。
据了解,枞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前身为会宫镇中心敬老院,刚开始敬老院入住率只有30%。随着医疗资源的导入,服务不断提升改善,如今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拥有床位120张、入住率达到100%。2021年,该中心二期工程也将完工投入运营,届时床位数量将提升至500张,成为集康复、疗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功能养老中心。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