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31岁。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5月21日,提及自己的哥哥胡晨,今年31岁的胡飞钦佩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时间倒回2018年5月。家住铜陵市枞阳县雨坛镇双丰村的退役军人胡晨身患病毒性脑炎,病情一天天恶化。自知生命随时可能走到尽头的胡晨对着父亲留下了自己最后的遗愿:捐出自己有用的器官,去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当时胡晨已经不能签字,我代他在捐赠书上签字的时候手在抖。作为父亲,我要帮他完成最后的愿望……”如今再说起那段经历,胡晨的父亲胡曙光眼里闪动着泪花。
2018年5月10日13时30分,胡晨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其后,胡晨的肝脏、肾脏、角膜分别被植入了5位患者的体(眼)内,让他们得到了救治。胡晨虽已逝去,但大爱永留天地间。此后,胡晨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安徽省道德模范”。
“听说胡晨去世的消息时,我们非常悲痛。他用捐献器官的方式书写人间大爱,兑现了一名军人一切献给祖国的铮铮誓言,也是他留在这世间的最美记忆。”坚持无偿献血10多年的枞阳县志愿者吴义德说。
2018年8月,枞阳县红十字(中国好人胡晨)志愿服务队成立。队长由志愿队成立发起人、胡晨的弟弟胡飞担任。
胡晨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听说要组建以胡晨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时,大家都积极报名加入,都希望能够延续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人间善意与温暖。
战“疫”又战汛
全力以赴开展志愿服务
“曹师傅,天气热了,给我推个平头。”在枞阳县城银塘路有一家理发店,家住山水兰庭小区的方先生如今是这家理发店的常客。提及常来理发店的原因,方先生为店主曹中海点起了赞:“去年疫情期间,曹师傅免费为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等一线抗疫人员理发。他的事迹在我们这传为了佳话。”
面对众人的称赞,作为胡晨志愿服务队队员曹中海却说这不算啥:“抗疫期间我们所有的队员都是这样。”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枞阳县红十字(中国好人胡晨)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抗疫志愿服务,涌现出了大量感人事迹。作为队长,胡飞带头战斗在农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去年疫情最严峻的2月份,胡飞主动到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域返乡人员居家观察点值班,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志愿者章五美是汤沟镇中心学校一名教师。他多方打听购买口罩的渠道并自费购买了1万多只口罩送给雨坛镇各村,助力抗疫。志愿者钱冬星是一名医生。疫情发生时,他的大女儿读初中,小女儿只有2岁,但他毅然主动请缨,冒着风险服务隔离人员……
胡飞介绍,疫情期间全体队员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活跃在县城和乡村的各小区、菜市场、超市、卡点防控一线,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因为大家表现突出,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安徽省红十字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现突出团体”。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有志愿者团结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胡飞说。
2020年7月,枞阳县汛情严峻,3个长江江心洲百姓需要全部撤离,长江干堤需要全面巡堤查险,内湖防汛压力同样巨大,迫切需要人力、物资。服务队志愿者纷纷主动参与到搬运和发放物资的工作中,经常搬运物资至深夜。他们还在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打扫卫生。此外,义务理发、慰问演出、辅导学生作业……志愿者们在安置点忙个不停。
“坐,快坐。”5月21日,看到志愿者施祥,95岁高龄的老人何汪氏虽已不能准确叫出名字,但面带微笑,不住地点头示意。去年汛期,老人被安置在枞阳县城关小学安置点。老人行动困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施祥就每天准时帮助老人洗澡洗衣、铺床叠被,为老人送水送饭。那段时间,何老常常被感动到眼泪模糊。
被群众称赞的还有被誉为“娘子军”的周淑萍。防汛救灾人手紧缺的时候,身材弱小的她,把10多公斤的应急折叠床扛在肩头,一趟又一趟地来回搬运。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7月防汛抗洪救灾期间,胡晨志愿服务队服务受灾群众4000余人次。
“我是队里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枞阳县红十字(中国好人胡晨)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截至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已吸纳志愿者380多人,涵盖了医护人员、献血志愿者、教师、社工等多个群体,开展应急救护、科普宣传、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000余小时。这支活跃在百姓身边的志愿服务队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和认可。
项目化运作
为乡风文明建设添动力
5月14日早晨6点,胡飞早早地从家里出发前往县城。当天他们服务队要在枞阳县举办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作为服务队队长,胡飞要提早到现场布置,准备器材,做好准备和服务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授人以渔’,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救护技能,救助更多的人。”胡飞说,这已经是服务队组织开展的第13期救护员培训。
从2018年8月成立至今,胡晨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做到对全县高一新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新入职教师救护员培训全覆盖;结合“学雷锋纪念日”“防灾减灾日”“烈士纪念日”等特定时间节点,深入推进各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围绕文明创建、健康义诊、防震演练、科普宣传、慰问抗战老兵和敬老院老人等内容,积极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传播胡晨‘枞’能量”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单次活动的影响力不持久,所以我们注重创立志愿服务的品牌,以项目化的运作,实现久久为功,最终春风化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胡飞告诉记者,目前志愿服务队已成功实施了“扶报夕阳,敬老孝老”志愿服务项目,逢节日、节点对敬老院内的五保老人进行集中慰问,已实现全县21家敬老院全覆盖;实施了“关爱孤儿,助力成才”志愿服务项目,把高中阶段就读孤儿作为帮扶对象,2019年、2020年累计筹集资金58.08万元,资助人数共计98人。“关爱孤儿,助力成才”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2020年铜陵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心连心、手牵手,在不断的志愿服务中,我一次次地收获感动。”胡晨志愿服务队年轻队员杨娟说。“胡晨用生命诠释大爱,我们传承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要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和爱。”队员施祥表示。
“结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我们还计划实施清洁环境、关爱空巢老人等项目。”胡飞表示,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更广泛地开展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胡晨无私奉献的精神生生不息,为乡风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刘洋)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