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会宫:浓墨重彩建新镇凝心聚力抓招商

时间:2011-02-17 09:16:52

  2010年,会宫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拉高标杆,奋力赶超,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1.7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亿元,农业总产值1.84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11.1%和20.3%;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招商引资2.5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万元,在全县一类乡镇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荣获“科学发展先进乡镇”称号。

  一、浓墨重彩建新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抢抓国家加速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机遇,根据县委、县政府把会宫镇定位为全县重点镇的战略要求,加速推进集镇建设步伐。一是高起点规划。坚持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我镇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确立“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城镇一体、和谐发展”城镇修编理念,统筹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打造魅力新会宫。在集镇中心,规划建设建材、水果批发、服装贸易等专业市场,快速推进政务区、文教区和服务区建设步伐;在集镇东部,规划建设苗禽交易大市场,大力发展苗禽传统产业;在集镇北部,重点做好承接浮山旅游开发辐射的文章,沿路发展商贸流通和餐饮业;在集镇西部,加快融入县城东向发展步伐,着力打造成县城周边的物流商贸次中心。二是大手笔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强力推进集镇建设。大刀阔斧改造会宫老街,使老街的建设和管理档次明显提高;高规格建设政务区,先后建成了为民服务综合楼、综合文化站、供电服务大楼等,政务区板块亮点凸显;开发建设会叉、白会和会三大路口,鼓励和引导个体户从事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三产服务业,提升人气、商气和财气。三是一条龙管理。坚持用市场的办法抓集镇管理改革,将镇区划分为政务、老街和会叉路口三大管理区域,以镇环卫所为主力军,实行“三包”管理,着力提升对外形象。突出对镇区违章建筑和占道经营行为管理和查处,全年共拆除20多处违章建筑,有力促进了集镇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二、高点定位筑平台

  我们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抓手,统筹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修好“长跑道”、造好“硬载体”。一是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富镇、三产活镇”的发展思路,我们积极打造“三区、三基地”。三个工业功能区分别是:在镇区以北,建立以老桥热镀锌厂为代表的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功能区;沿光裕岔路周边,建立占地近300亩的机械制造功能区;在镇区以南毕山境内,建立占地500余亩的服装加工功能区。三个农业基地分别是:在会宫、毕山、光裕等沿路村,建立和发展粮油、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在庆华、安凤等圩区村,建立龙虾和二代超级水稻生产基地;在拔茅和栏桥等村,建立苗禽批发基地。二是强化要素建设保障。坚持土地集约利用,加快工业功能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尾渣库、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功能区承载能力。三是创新科学投入机制。大胆探索市场化开发模式,广泛吸引省内外资本参与镇工业功能区的开发和建设,建立健全“引商建区、引凤筑巢”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投入资金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重大转变。

  三、凝心聚力抓招商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突出招商重点。突出抓好与江浙沪等地的产业对接,精心编制产业招商指南,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活动,一批投资大、效益好、产业链长的工业项目纷纷落户。成功引进了年产亿吨的会阳铁矿铜选厂;引进了投资超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的安徽政业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3家纺织服装厂,其中拔茅服装厂年产值达6000万元、年税收100万元以上。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坚持由镇主要领导带头,部门单位和村积极参与,组成若干招商小分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走访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积极引导他们来我镇投资兴业。通过召开春节联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联络本镇外出创业人员,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返镇创业。外出创业人员返镇创办企业个数占全镇企业比例达65%。三是强化招商责任。进一步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村,年终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评直接挂钩。出台招商引资工作激励措施,镇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不断激发干部招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全镇民生工程、安全生产、财税征收、基层医改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会宫撤乡设镇为契机,进一步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争取早日成为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改变城镇面貌。紧抓池枞大桥桥北接线和祁济高速出口落户会宫的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功能区、商贸区、政务区、服务区和文教区建设,努力构建大会宫集镇框架。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做大做强大畈粮油、精米加工、毕山蔬菜等农业发展基地,加大一事一议和财政补贴落实力度,精心实施一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工业经济。按照“一个目标、五个突破”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招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今年引进工业项目2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推动全镇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原创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