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共谋科学发展,争创安徽强镇”为目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核心抓工业,突出抓好强势招商和平台载体建设,统筹做好民生和实事工程,真抓实干,克难攻坚,超额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推动了镇域经济发展新跨越。财税收入完成1200余万元,超年度任务20个百分点,较上年增长50%,且结构较优,质量较高,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等。特别是在全县一类乡镇综合考核中,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经济、村镇建设、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等单项考核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获得了前列位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强力构筑发展保障
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打造一支肯发展、会发展的镇村干部及规模企业法人队伍。在队伍建设上,一是理思路、明目标,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对每项工作坚持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奖罚分明,力求达到“基础性工作经常抓,争先创优;重点工作求突破,形成亮点”的水平。二是抓领导、强班子,引领科学发展。继创建“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称号后,我们认真组织开展镇党委换届,人大、政府换届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群众信任的领导班子集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增添村级党组织新鲜血液,我们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的大好时机,结合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积极开拓创新,吸引素质比较高、发展经济能力强的规模企业法人进入村级党组织,专抓村级经济发展,任命缘酒集团、朝龙米业、旭阳铝银浆企业党支部书记分别担(挂)任花园村、前河村、花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换届以后,村级各项工作呈现新局面,成效非常明显。如朱双单同志任职后,特邀省有关部门的专家全程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组织召开了该村知名人士联谊会,积极谋求村级经济加快发展,并吸收捐款20余万元,专项用于该村滨河、中兴水泥路建设。三是抓督查、严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加压紧逼,严格责任,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维稳、信访、民生等四个一票否决工作,推动科干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促进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抓招商、增财力、拓平台,全力做强实体经济
着眼于富民强镇的内在要求,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和平台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突出抓好强势招商。充分发挥省粮食加工示范基地、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等品牌,综合利用区位、交通、资源优势,重点加强与江浙客商紧密联系,着力引进较大项目、较好项目。全年共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其中,龙涛集团在工业功能区投资近一亿元,新建厂房、公办楼15000多平方米,已建成投产;太阳能电池用球形铝粉高新技术型项目,完成投资7000万元后,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可形成税收600万元,目前一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即将投入生产。二是突出抓好盘活资源。合理利用集镇中心周边地带,通过招拍挂形式新建水圩商业步行街和前河中心村二期,并储备了一些土地资源,获得土地出让金突破千万元。成功盘活牛头山石灰石资源,一次性获得收入860万元,且中标企业每年上交30万元道路维护费等。三是突出抓好平台建设。一方面,对已形成的陈瑶湖工业功能区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条长500米、宽12米的水泥大道,并进行了绿化、亮化,着力改善企业发展硬环境。另一方面,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加快筹建虾溪工业功能区,目前,已完成一期占地400亩的工业功能区土地平整前期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多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积极搭建平台,引导企业家联动进行技术创新,创名创牌,向行业龙头迈进。由此,缘酒集团、旭阳铝银浆等企业联合与有关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缘酒集团、朝龙米业分别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绿色食品认证等称号。
三、抓民生、办实事、保稳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日渐增多,维护安定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难度也日益加大。为此,一方面,我们坚持以民生和实事工程建设为主抓手,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痛下决心挤出600余万元,对高桥村至苎镇口6.8公里的高度破损道路全面进行改造,建成了一条宽5—16米的水泥路面,在镇域中心形成了与合铜公路纵横相间的交通主干道,并同步建设下水道、路灯、绿化带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长度分别达到4000米、2000米和500米,受到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投资300多万元在横埠河上建成了三座渡改桥工程,解决了群众盼了几十年的难题;投资80多万元,将一度成为垃圾场的集镇三角区整治成为休闲广场;分段包干对集镇沿街的乱搭乱建乱摆摊点行为进行了全面拆违整治,大力提升了集镇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抓基础、抓源头、抓化解”,认真落实接待日、入户走访等制度,努力做到“开门办案、案不出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紧扣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财政收入再次增长50%,完成1800万元的目标,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