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义津镇朱公村贯庄组村庄整治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县镇工作部署
全县村庄整治工作会议结束后,我村随即召开村支两委会议,迅速启动村庄整治工作。9月30日召开了全村村民代表、党小组长会议,广泛宣传发动,明确贯庄村民组为义津镇村庄整治示范点。10月1日,镇、村干部进驻贯庄整治点,召开贯庄村民组全体村民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村民组长为理事长的村庄整治工作理事会,理事会共有9人组成,分工协作,明确任务,确定包保对象,负责村庄整治工作的具体事务。10月3日,镇村组织理事会全体成员、部分农户代表参观考察了潜山县水吼镇、痘姆乡村庄整治示范点。回来后,全体干群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拉开了村庄整治工作的序幕。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示范点整治效果
贯庄村民组占地100余亩,现有农户70户,户数众多,居住分散,房屋朝向不一,座落无序,道路不畅,杂树、杂草丛生,沟塘淤塞,臭气冲天,整治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整治质量和效果,我们从规划设计入手,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邀请了安庆水利电力勘测规划设计院勘测、北京炎黄国际联合工程设计院设计。根据该村民组的实际情况,规划格局定为“一心一轴两点多组团”。“一心”即中心广场及周边设施、环境;“一轴”即顺主要道路,连续两点贯穿整个村落的自然特色景观;“两点”即西端村头景观绿地节点和东端休闲绿地景观节点。规划编制本着“充分尊重民意,村民全程参与”的原则,力求做到因地制宜,错落有致。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篇一律,不搞整齐划一,最大限度地保持村庄的原有风貌和地理特色。
三、坚持村民自治原则,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
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最有发言权,群众的工作往往要通过群众去做才能做好。为此,我们在村庄整治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了“村民理事会运作”的村民自治方式。村民理事会由思想觉悟高、群众威信高、政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和老模范组成,经户主大会民主推选产生。在镇村干部的领导下,负责村庄整治具体工作。全体理事会成员带头拆除了自家不符合村庄整治要求的畜禽围栏、露天厕所等,发动群众筹资筹劳,积极投身村庄整治。例如:理事会成员方宗红在外经商的儿子及时电汇12000余元用于改造自家的旧房,又如理事会成员方宗英辞去了在本村家国牧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村庄整治工作。针对长年全家外出的务工户,理事会更是想方设法,进言献策,积极联系,理事长多次陪同镇村干部到铜陵等地,解决了制约村庄整治重要地段的拆危工作。
四、克服困难,统筹兼顾,确保村庄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这次村庄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又恰逢年底,政府换届、水利兴修、新农合新农保筹资、计划生育等一系列中心工作聚积到了一起。村支两委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采取了“白加黑”、“5+2”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村庄整治工作和中心工作两不误。例如:村分工联系贯庄整治点工作的干部方龙贵,白天要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夜里还要深入到农户家中,收解新农合、新农保资金。大学生村官盛飞丽不但担任村庄整治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同时还兼任了村庄整治的后勤保障工作。
通过镇村两级及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贯庄整治点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整治点实施以来,共拆除危旧房屋1100平方米,拆除破旧猪圈、厕所45间,屋面改红3000平方米,立面刷白7000平方米,加装沿口260米,马头墙20米,已建成公厕一座,垃圾收集房1间15平方米,在建杂物间450平方米,建成村内主要道路5500平方米,农家书屋1间20平方米,便民商店2间40平方米,入户道路2000平方米,修建群众文体娱乐健身广场1200平方米,建停车场两处300平方米,亮化路灯5盏,硬化排水沟渠500米,利用宅前屋后及村庄内其他空地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休闲绿地2000平方米,兴修塘坝5口,清除淤泥5000立方米,清除垃圾200车次,清除杂树杂物500车次。这次村庄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其中村民筹资筹劳50余万元,政府奖补45万元,其他利用综合项目资金予以解决。
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
这次村庄整治工作,深得广大老百姓拥护,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村两委及村民理事会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干群的密切配合下,目前已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进一步巩固村庄整治成果,我们建立了整治点长效管理机制。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理事会章程》,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落实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争取整治一片,落实管理一片,成效巩固一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