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麒麟农民幸福生活的“吉祥三保”

时间:2012-03-30 16:14:06

  近年来,麒麟镇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民生大计,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农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新农合2011年参合人数38476人,参合率达98.45%,连续5年均居全县前三,并在2011年全县新农合大会上作交流发言。2011年启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参保率达85%以上,是全县仅有的两个乡镇之一。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资金均全额打卡发放到位。麒麟农民把这“三大保障”形象称为幸福生活的“吉祥三保”。

  农民乘上新农保“幸福班车”

  “真没想到,当了一辈子农民,现在我一个农村老太太也能按月领到养老金,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年前,家住岱鳌村陆素英老人高兴地从信用社里取出了上月55元养老金。“一个月55块钱,一年就有660块钱。”对于生活节俭的陆素英老人,一个月55元钱,可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去年7月份新农保工作启动以来,麒麟镇及时召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为把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落到实处,麒麟镇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镇村干部划片包干进村入户开展新农保宣传服务工作,让农户充分了解新农保的重大意义、经办程序和新农保的相关政策,并制定了养老金待遇明白表,通过算账对比,让农民群众一目了然,足额参保,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同时做到养老金准确、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参保农民手中。到12月份就完成7个行政村402个自然村庄近2万多人农民参保资料审核。截至2011年12月底,全镇有26212农民积极进行参保,参保率达85% 。到目前,已有5968人按月领到了养老金,麒麟镇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城乡医保“护航”百姓健康。

  麒麟镇梅花村村民王旺才患腰椎滑脱在南京大医院总共花费12190.3元,到镇合医办领走了5989元的报销款,又成为一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受益者。事后,他激动地说“多亏了政府的医保救助,我要告诉身边的人一定要参加医保,医保是百姓的守护神。”

  据了解,自2007年枞阳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年来,麒麟镇就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辖地居民身体健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民群众由最初的不认同、怀疑到现在的普遍欢迎、积极参合,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尤其是政策宣传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居民的参保意识,把好事做实、做好,赢得广大农民对新农合工作的信赖,该镇工作人员登门入户,面对面地进行宣传,向居民宣传医疗保险的好处,端正了部分居民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会有什么大病、不需要参保的错误认识。从刚开始上门收缴方式到逐步采取定筹资时间、定送缴地点、定缴费金额的“三定”筹资方式,处处涌现出广大农民积极主动缴纳个人参合资金的场面,筹资时间大大缩短、筹资成本明显降低。农民参合率从2007年的95.1%逐年上升到2011年的98.6%,参合率连续五年位于全县前三名。受到了基层干部的拥护欢迎和广大群众的接受认可。

  

  “阳光低保”暖民心得民意

  自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麒麟镇紧紧围绕“应退尽退”、“应保尽保”,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城乡低保工作。通过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低保政策,让群众对低保政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强化意识引导,进一步明确城乡低保是保障最低生活的“救命钱”,而不是锦上添花。鼓励群众自食其力、勤劳致富,转变一部分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把低保金用在“刀口上”,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在工作中加强对各村低保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由分管领导和2名熟知低保政策法规、秉公办事、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的民政工作人员,到各村对全镇申请低保的对象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调查采取“一看家底,二问收入,三查就业情况,四核隐性收入”的有效措施,真正摸清了低保对象的家底,建立了详细真实的信息档案。坚持“三审”“三公开”及“三榜”公示制度,坚决按规定程序进行评议、公开、申报,做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标准有升有降。每年民政办都对各村申报的低保对象都认真进行核查,及时清理和劝退出已不符合低保标准的对象。做到随时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和收入情况,坚持做到凡申报必到户、凡退出必到户、凡调整必到户,确保不错一户,不漏一人。农村低保人数到2009年保提标扩面后达到2080人,保障面扩大到4.02%。2011年共发放低保资金50余万元,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维护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