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枞阳镇青龙村,在车上放眼远远望去,青龙村在秋阳暖照下,群山如画,层林尽染。如练的水泥路或绿荫边,曳出一幢幢富丽典雅的乡间别墅,与当地的自然生态和谐天成,相得益彰。随行陪访的镇干部说:“青龙村这几年的变化出乎全镇的意料,干群和谐谋发展,民风纯朴净农庄,在去年的年度考核中,青龙村位居全镇农村片第一。”
青龙村位于县城东北面,全村人口接近2400人,678户,耕地面积2100余亩,水产面积900多亩,山场面积4300亩,退耕还林面积742亩。全村有30个村民组,19个自然村庄,党员共51人。2010年村里换届,村支书陆骏、村主任许国太作为新当选的村级班子负责人接手村里工作时,村里欠债106万,人心涣散,困难重重。曾经“动荡”连维稳都很困难的青龙村,何以平稳过渡并和谐发展的呢?带着新奇和疑问,我们一行来到村部所在地,在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扑入眼帘的就是党员承诺事项公开栏,从村支书陆骏、村主任许国太,到全村一般党员,一人承诺领办一件实事,涉及帮扶贫困户、兴修水库、村基建设等全村各项事务,红纸黑字张榜公布,鲜艳而夺目,贴了满满一面墙,让人有种一诺千金的感觉。
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班子思想要统一。该村党总支先从抓班子建设入手,统一班子成员思想,掀起“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热潮,使班子成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行成合力,发挥了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凝聚力。班子思想理顺了,该村以党总支为核心抓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本村现有党员的基本情况,今年初,该村党总支及时提出党小组设置调整方案,经过征求意见和工作实际,确定以自然庄、中心庄为中心,由原来的9个党小组合并为现有的5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均选出组长、副组长,活动地点悬挂“党员活动之家”的党小组标示牌,同时制定了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各项组织制度。每个党小组都安排一名村干部定期参加党小组各项活动,使党建活动做到“五有”,即有阵地、有标牌、有制度、有记录、有经费。党小组利用雨天或农闲时间,学习《求是》、《江淮》等党建读物,传达相关文件,使党员们思想统一了,眼界开阔了,思想境界和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今年初,村里一名退下来的党员老干部,主动退出了自己的低保指标,交给村里重新评议安排。去年10月,该村兴修大成组通组公路,但修通这条通组公路需清除路障,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老党员许礼信得知情况后,主动在第一时间拆掉自家的围墙,砍去自家的树木,率先垂范,涉及村民纷纷仿效,主动为集体的利益让路,使这条长1.5公里宽5米的砂石路在一个月内快速修成;兴修左冲水库时,党员许礼信、许支唐、熊大模、许修林等带头出义务工,清障砍柴,手提肩抬,并带动10多位村民也纷纷加入义务工行列,最多的出了5天义务工。
新调整设置的党小组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从全村工作大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活动计划,及时走访、了解群众的心声,进村入户收集老百姓的意见,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工作上做到“五抓”,即抓学习、抓议事、抓落实、抓评议、抓督查,着力解决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对低保分配等工作开展评议监督两公开的方式,力争公平公正,高效推进村里各项工作。
该村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党建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总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党风带民风,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开拓党员视野,今年7月份,村里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组织40名党员去北京参观考察,这批党员中70岁以上的有四位,有的年高体弱,有的从未出过远门,村里担心他们旅途劳顿身体吃不消,事先备好一些常用药,安排村干实行专人包保,精心护理,照顾老党员们的饮食起居,当他们第一次来到了心中向往多年的首都北京,饱含深情地参观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历史革命景点,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感叹:“没想到我们70多岁了,还能来看看敬爱的毛主席,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北京,感谢村党总支圆了我们多年的梦想!”针对困难群众“生活难问题”,该村除在政策上扶持外,还开展一年三节慰问活动,长期关心看望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该村有8名五保户在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每逢节日,村里都有专人赴镇敬老院送上慰问金,或者接他们出来吃顿饭,陪老人们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过得舒心。今年高考后,村两委带上助学金对全村达二本线以上的12学生进行奖励,并登门祝贺,勉励莘莘学子将来要努力成为社会栋梁之才。遇到老党员、老干部生病时,村两委也及时赶到医院看望,带上水果、牛奶、慰问金等。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关心集体、尊老爱幼、扶贫助困在村内蔚然成风:党员陆洋把自己120平米的房屋装修一新,免费提供给村里,作为村农家书屋用房;年轻党员许国福见雨水损坏了通组路,自发投资近万元,拉来石子,义务修路;每逢春节,县人大代表、党员许国家都赴镇敬老院慰问本村五保户,每人每年400元……采访时,村里一班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着本村诸多的好人好事。
青龙村是市级生态环保村,该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租赁土地招商的方式,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为解决项目用地的制约,村党总支积极引导 党员、村民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租赁给引进的花卉苗木企业。在整个协调、引资的过程中,该村形成了“党员联系农户、组织服务企业”的良好格局,土地租赁金已由2010年的280元每亩上涨到今年的700元每亩,村民务工费也由每天30元涨到70元。下一步该村将充分发挥村党总支的组织协调和示范作用,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紧靠县城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游,使全村党组织充满活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满意率越来越高。 (徐连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