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白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牢牢把握生态文明这一条主线,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二十一字方针,切实做到“绿化、亮化、洁化、净化、美化”,建成具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顺应全乡广大农民意愿,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生态立乡,旅游兴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开展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成立组织。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自县委县政府召开“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动员会后,迅速召开了专题全乡“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各村两委,乡机关全体干部、乡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传达了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就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副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各联系村科干为副组长,乡党政办、城建办、扶贫办、民政办、团委、妇联、文广站、财政所、国土所、供电所、派出所和电信营业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并选举产生了中心村庄建设联络员及理事长。在强化领导小组整合领导力量的同时,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党员的积极性,有效整合群众的力量,强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指导组和督查组,建立包保责任制,党政领导、包村干部深入所分工村包保指导,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组,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指挥,深入岩前村和东山村二个中心村指导美好乡村建设。督查组,采取平时和集中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推行每周一例会安排,每周三督查指导,每周五调度汇总的“一三五”工作机制,及时跟踪督导,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进一步扩大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群众基础,稳步推进工作开展,该乡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各种形式和载体进行宣传,组织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开好村组干部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把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告诉农民,营造浓厚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氛围。
三是强化科学规划,明晰思路。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要求,结合我乡实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岩前村、东山村为第一批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并把发展乡村旅游,突出地方产业特色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我们专程从铜陵设计院聘请了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岩前村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东山村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围绕白云岩旅游开发,组织编制《白梅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四是强化工作措施,突出重点。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优化环境,目前该乡拟投资120万元启动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制定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制定了《开展农村清洁行动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和垃圾收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在村集体资金中设立保洁员工资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在广大干群中形成了“脏我一人,净我一村”的良好风气。不仅如此,我乡对孙青公路、钱白公路沿线开展清路障、清垃圾、清乱披乱挂及违章搭建工作,通过宣传动员教育,共拆除乱搭乱盖5户,清理垃圾100余吨,清理乱披乱挂10余处。通过整治全乡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五是强化因地制宜,突出品位。该乡按照“做好绿化、亮化、净化、洁化、美化,进一步提升新美好乡村居民点的形象和品位”的要求,已安排相关人员对全乡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力戒形式主义,以新居建设、村庄改造、基础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摸排出急需整治和建设的中心村庄,把美好乡村建设真正建成利民、惠民工程。(陈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