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汤沟镇:科技培训让农民得到实惠

时间:2013-06-03 06:32:07

  “我家今年的油菜籽亩产超过了500多斤,创下了历史上最高纪录,农业科技培训让我们农民得到了真正实惠,多亏您们农业专家下乡'传经'啊”。日前,枞阳县汤沟镇陈公村胜利组村民刘其玉,对前来现场指导棉花、玉米田间管理的汤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自加如此深有感触地说。

  刚过花甲之年的刘其玉,是位老村民组长,是个种田的好把手,夫妇俩每年耕种自家和邻居撂荒田地20多亩。老组长只上过小学1年级,识字不多,长期以往都是传统式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老俩口尽管一年忙到头,劳动强度也特别大,十分含辛茹苦,但农作物产量总是很难提高,尤其是油菜籽亩产历年都在350斤上下,收成寥寥无几,这位种田能手的种田积极性也大大锐减了。

  刘其玉仅仅是农村中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极大多数留守在家种田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科技培训前的种植模式过于传统,种田科技含金量少、成本大,农产品市场化、收购价又趋于不稳定,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田杂草丛生,农作物严重减产,农业经济效益十分低,撂荒田地逐年增加。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政府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列入“民生工程”之一。

  2012年,陈公村被镇政府列入新型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工程试点村。县种植业管理局的农业专家们当年3次赴陈公村集中办班,根据季节和本地农业主导产业作物棉花、水稻、玉米、油菜,讲解从“改善土壤结构,增进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收入;改善作物品质,降解有毒污染物,净化环境;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的抗灾能力……”,到“选购良种、合理施肥、中耕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知识;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民破解难题。专家们还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差等实际情况,着重传授通俗易懂的科学种田实用技术。培训既适时,内容也实在,农民乐意听、容易做。农民们取到了“真经”,把它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产量均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收入增加了,仅今年油菜籽单产就增产了150斤左右。新型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工程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真正实惠,深受广大干群青睐、拍手称赞。刘其玉是受益者之一,心中可乐开了花,不仅种田积极性倍增,而且乐意将经验传授给邻居,还逢人边夸科技培训的好处。

  采访中,王自加站长告诉笔者:汤沟镇是10万农业人口的大镇,自新型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工作被列入“民生工程”以来,汤沟镇政府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来着力抓实做好,帮助农民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科学种田的含金量,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镇已有陈公、黄仪、一心、南旺、江厂、莲花、中心村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30余场次,参训人数超5000人次,发放科技宣传材料万余份。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农民科技培训“民生工程”做实做好,今年将积极投入到全县“万亩棉花、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提升行动中,让更多的农民受益、真正得到实惠,科技之花一定会硕果累累。(刘毛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