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瑶湖镇加强“三资”管理力度,采取五个举措,清理了一些存在多年的问题,逐步走上了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
一是政策调控突出一个“严”字。镇党委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印发了《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公开工作督查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对收支两条线和备用金管理、票据管理、支出单据管理、资产资源监管等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并实行村集体“三资”公开制度明确每年两次对财务管理、财务公开和资产资源管理进行督查考核,对前三名的村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后三名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貌。考评结果作为村级年终目标综合考评和村干部“一诺双评三激励”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队伍建设突出一个“强”字。4月初,根据从强配备的原则,对三资办的人事进行了调整充实,配备两名综合会计,一名资金会计兼资产资源录入员和票据管理员。新的三资办建章立制,定岗定责,并制作岗位牌,明晰职责和分工,上墙公示。不定期组织学习,共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资办实行签到制,保证常年有人坐班,相关设备(如触摸屏)进行认真调试。实行服务承诺制,用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工作效率去赢得各村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三是收入管理突出一个“统”字。一些村的收入未及时缴纳三资中心账户,容易滋生截留、坐支、挪用等现象。为此,组织力量逐村进行清理。执行“先收后支,按预算支出”规定,村级所有收入包括上级拨款全部纳入三资中心帐户,中心设立了票据管理台账,一村一本台账,专门登记村领用和销号及资金缴存情况。每村一次只能领用一本同类票据,同时对已使用票据进行全面清理,严格实行备用金限额制度。除大宗工程款以外,各村每次备用金申请限额1万元。
四是“包裹帐据”治理突出一个“全”字,有些村多年的支出票据未报账,用报纸或塑料袋包裹着。镇三资办逐村打开“包裹”,发现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召集村主要负责人和报帐员不厌其烦地剖析、讲解,责成该补开税票的补开税票,该追回欠款的追回欠款,该补办相关手续的补办手续,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支出单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库存现金余额。
五是工作片帐整顿突出一个“狠”字。2005年并村时,许多合并的村出现了“片帐”顽症,即原来的小村改成工作片后,仍多重管理,单独列收列支,单独建帐,出现了“片长”与“村长”一样批条子的的怪现象。针对片帐无法监督的现象,三资办组织力量对所有村辖的工作片的帐务逐一进行清理,全面实行“片账”村管,帐户进行合并,并将片的收入全部纳入三资账户,村级帐户余额猛增到150多万元。基本根除了“片帐”的顽症,杜绝了收入体外循环。(周巨龙周雄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