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老洲镇“六个到位”创新推动文明创建 打造靓丽集镇

老洲镇集镇文明创建之启示

时间:2013-09-11 06:39:05

  今年,是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年,又是美好乡村首批重点示范村的验收年,二者都对集镇文明创建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6月份,老洲镇强力推进了集镇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其创建之做法及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老洲镇是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又是铜池枞产业集中区的核心区,枞阳的东大门,区位条件独特,集镇文明创建工作对提升老洲镇整体形象乃至枞阳对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镇着眼长远,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实事来抓,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自全县文明创建动员大会后,该镇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在镇区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和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00名机关干部参加。把创建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名干部,形成“党政领导,干部主抓,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工作格局。全镇上下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士气旺,劲头足。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一是借力各种传媒宣传该镇文明创建的工作举措、各项活动和先进典型,让文明创建家喻户晓。二是深入到户宣传。印发了《致全镇居民的一封信》、《告小摊贩的一封信》等宣传单5000余份。三是标语宣传。制作户外大型广告牌2个,每个100平方米,在镇区主要干道,新设固定标语宣传牌70余块。同时录制了老洲镇市容管理条例,每天上街循环播放。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全面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三是集中攻坚到位。从6月5日到7月5日集中一个月时间,100多名机关干部,分成两大组,每组由科干带队,实行科干分段包保责任制,各组配备铲车、货车和劳动工具,对合铜路两侧、镇区2横5纵街道进行环境卫生全面清理整治。共拆违30余家,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清理占道广告牌162个,并对广告牌实行规范化管理;清理街道门前占路台阶和滴水坡100多处;切割和清除乱搭彩钢瓦遮阳棚65个;清理各类垃圾1000多吨,并及时搬运到填埋场。

  四是资金保障到位。镇党委政府着眼长远,克服诸多困难,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下决心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为创建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完善硬件设施。投入1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2.8万元补栽街道绿化带,投入2.5万元硬化水泥路面,投入2.4万元租用吸泥车清理镇区下水道淤泥,投入2.3万元清淤环镇区沟渠1500米。二是落实经费,集中创建期间共投入约22万元,又投入28万元购置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垃圾箱。

  五是人性化推进到位。在创建特别是拆违过程中,该镇在强化依法管理的同时,注重文明管理,人性化推进,在管理中突出“疏导”。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对象户,把他们请到镇里,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还通过他们的亲朋好友感化,方方面面的做工作,直到把他们思想工作做通。对整治中一些矛盾较突出的违章建筑,多途径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下桥处一家饭店违建面积较大,当时投入约10万元,镇为该户实际考虑,多次主动对接隔壁闲置房屋屋主,并促成该屋主将房屋卖给饭店,从而有效消除了矛盾。通过不断地努力,镇区基本达到了应拆尽拆的效果。

  六是长效机制建立到位。为确保集镇创建达到“长期文明”的效果,该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机关创建长效机制,要求机关整洁、办事文明、作风正派,促使机关干部养成良好的卫生和行为习惯。建立联系帮扶制度,镇党政班子成员和100名机关干部,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对那些“皮条户、邋遢户”进行重点扶持,长期跟踪创建。将镇区街道环卫工作实行社会化、市场化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细化责任路段,每路段明确责任人、包保单位,设立公示牌,接收群众监督,保洁人员也分段落实到人。建立长效督查督办机制,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行不定期检查,镇建设办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负责检查分路段卫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落实不力、效果不佳的反面典型及时公开曝光。


  二、几点启示及建议

  老洲镇“六个到位”强力推进集镇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镇容镇貌大为改观。可以说,这与老洲镇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其利断金”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韧劲十足”的拼搏精神、“多思善谋,多措并举”的开创精神是分不开的。从调研情况看,该镇的文明创建工作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良好效果,无外乎做到了以下几点,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启示及建议一:在规划上,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和规划的局限性,以前的集镇规划起点低,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及长远发展需要,必须进行修编。老洲镇结合镇区实际,科学定位,高起点修编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特别是将规划做深做细做到位。比如对沿街沿路建筑,明确违章建筑的类型、范围以及处置机构、处置方法,广告牌的设置位置、大小、材质、颜色、文字内容等进行规范,这为文明创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化问题的解决指明了出路,划清了定纷止争界线。同时,加大规划管理和查违控违力度,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规建设项目和行为,并依法严肃处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将集镇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引向正规,避免前期无序建设,后期持续整改的“恶性循环”。

  启示及建议二:在发动上,要突出引导全民参与。离开群众的积极主动,仅凭党员干部的“一腔热血”,创建之路困难重重。老洲镇在发动群众方面,想尽点子,穷其办法,很善于做群众工作,所以形成了变“领导想创建”为“群众要创建”。该镇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和村里威望高的老同志,一家家、一户户地做工作,由镇妇联召集妇女代表会议,让“半边天”动起来,还准备到学校从“小”抓起,让“娃娃”管“大人”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民动员,让群众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始终有一种文明创建“需要大家、依靠大家、为了大家”的理念,“老洲是我家”在不断地诠释更新,集镇文明创建正一步步向目标迈进。尽管一些地方的居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但群众的可塑性非常强,明事理、懂生活、求进步,只要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切实为群众着想,群众是积极拥护和支持的。

  启示及建议三:在资金上,要想办法多渠道破解。资金问题每项工作都在提,每项工作也都离不了,投入多少资金合适,政府能承受的范围又有多大?老洲镇一个月投入了60万元,后期对垃圾清理进行市场化运作需年投入25万元,垃圾中转站每年投入40万元,又计划三年内投资1200万元,对合铜黄高速公路下桥连接线、上江堤堤顶公路连接线以及主大街路面进行改造,以上几项老洲镇每年要支付465万元。这笔钱从哪里来?显然,光靠政府财政投入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老洲镇一方面“量入而出”,党委政府一班人,学会过紧日子,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这是做事的根本,确保不形成巨额债务。另一方面,在“入”上下功夫,本着做多少事筹多少钱的原则,想方设法地多渠道筹措资金,群众出一点、企业出一点、工商户出一点、政府出一点,让社会方方面面都能出一点,逐步分解资金压力。特别是积极向上争资,取得中央和省市项目支持,主动对外融资,获得社会资助。

  启示及建议四:在创建上,要软硬兼施统筹推进。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有许多软件需要强化,也有许多硬件需要建设。在软件上,要多宣传、多引导,提升群众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以及文明卫生习惯习俗的养成。这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才能最终反映出明显的效果,凭一时的突击,往往会形成“抓、好”、“放、复”的状态。在硬件上,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到修建道路广场、粉刷房屋、绿化美化、拆除违章建筑等立体的工作,小到清理垃圾、清除牛皮癣、整治广告牌等面上的工作。就创建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来看,我县集镇文明创建的关键点目前仍应在硬件建设上,没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创建效果的提升就会遇到“瓶颈”。老洲镇决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基于从根本上进行整治、提升的考虑。另外该镇开展了专项问题集中整治,先从店外招牌、环境卫生整治和拆除违章建筑上下手,每一阶段创建确定一个主题,对症下药,彻底根治突出问题,防止“反弹”,确保“每次”创建的成功率和持久性,有效促进了整体工作的推进。

  启示及建议五:在管理上,要建立长效常抓机制。老洲镇在强化集中创建的同时,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严格落实区域责任制,整个镇区是由一个个工商户、企业、机关单位和一家家住户组成的,他们是镇区的一个个“细胞”,要让每一个“细胞”实现自身“净化”,镇政府再将“毛细血管”进行疏通,也就是老洲镇对镇区2横5纵街道实行科干分段包保责任制,每个科干包保一段,只要一如既往地抓下去,就一定会见成效。建立督查督办制,该镇建设办随时检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不定时抽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并结合中心村文明创建的“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方式,为工商户、住户和机关单位等颁发奖牌或流动小红旗,形成一种整体创建氛围。对落实不力、效果不佳的反面典型给予公开曝光,对不配合不支持的单位,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