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促进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钱桥镇大塘村经该镇党委批准,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成立了和谐促进会。11月1日,大塘村和谐促进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和谐促进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和谐促进会有关组织机构负责人和成员。这是该镇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它必将为促进全镇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大塘村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被县政府评为全县十个先进村之一。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塘村工业园区内安康服饰、朝阳米业和金源汽配三家企业的落户,外来务工者呈逐年递增态势,这些外来务工者不断涌入,在给大塘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提出在大塘村试点成立和谐促进会,用党的建设指导社会管理,用社会管理推进党的建设。
该村和谐促进会宗旨:团结和依靠全村广大村民和暂住在本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协助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落实出租私房和暂住人口管理政策,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方式,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开展平安建设,全面落实暂住人口本地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全力促进本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和谐促进会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自治开展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有力助手,也是探索社会融洽机制,协调社会机体,延伸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实现平等互惠,造就融洽和谐的民间协调团体。
该村和谐促进会采取党员承诺领办制与“三长合一”(村民组长、治安联户长、党小组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着力维护群众公益设施,保障公共安全(食品药品、道路、建筑、森林防火等),宣传落实上级各项政策(计生、民生等)。和谐促进会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等组成,还设立会员组织工作委员会、党团组织工作委员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信访维稳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文教卫生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个工作委员会,其职责范围涵养了基层工作方方面面。
镇党委书记陶芳在成立大会上要求,和谐促进会成立后,大家一起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少讲不能干、多说怎么办、联手一起干,要摸准“脉搏”,开对“药方”。一要指导,镇党委政府将会精心指导,密切关注和谐促进会试点过程中进展情况,及时总结、规范和提升;二要支持,村两委要随时听取和支持和谐促进会工作,要把和谐促进会工作具体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理事,做到岗位责任化、责任具体化;三要配合,大会通过的章程和各项制度都很明确的界定,希望理事们在服从和服务于镇村工作的同时,对所承担的任务,主动想办法、找点子,要依法依章,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与镇村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努力当好“六员”,即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调解员、陪访员、协管员。
安康服饰公司总经理周留芳会后感慨地说,和谐促进会以外来群体的参与为显著特征,形成了以参与化解冲突、以自治改善治理的机制。让外来人口获得了更多表达、参与、培训和决策的机会,增强了外来人口的自我规范和社区认同感,能加快他们情感的融合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谐促进会不仅成为将外来人口融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户籍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公共服务不公平等问题。 本站记者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