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子——枞阳镇光明社区孝星李德祥卖房救母记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枞阳镇光明社区有这样一位孝子,12年来如一日,细心照顾常年生病的母亲,为了挣钱给母亲治病,12年来没买过一件衣服,甚至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他就是现年47岁的居民李德祥,一名普通的党员。
为挣钱给母亲治病,他12年没买过一件衣服
李德祥于10多年前下岗后,由于身体受过伤,不能从事强体力劳动,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他会木工和水电工等技术,平时经常无偿帮助居民维修水电,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去年3月份笔者曾经采写过他多年来助人为乐的事迹,当时他对家里的情况缄口不言。这次通过光明社居委才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他的母亲今年已77岁高龄,早在12年前,母亲就身患高血压、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妻子只好在家常年照顾年事已高的婆婆,小孩还在上学,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可是他即使自己再辛苦,可从来都不延误老人高昂的医药费,10多年来,也从未有过怨言。每当别人全家团圆在一起过节的时候,他总是在值班或替人值班,因为节假日值班报酬高。
为了母亲和家庭,他12年都未曾买过一件新衣服,但从来不苦母亲。即使自己几月吃不上一顿肉,也要省一点钱,从街上买点肉来给老人补充营养,家里实在没肉时也要给母亲煎上两个荷包蛋。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再苦也不能苦了老人。
为筹钱给母亲治病,他卖掉了自己的住房
10多年来,母亲每隔段时间都会住院治疗一阵,每次多则半年,少则一个月。住院期间,李德祥在兼顾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身心陪护在母亲身边,夜晚住宿在医院。今年10月份,他的母亲病情恶化,需要化疗,费用大概要10多万元。这对本来就负债累累的李德祥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在无法再借到钱的情况下,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万般无奈下忍痛低价卖掉自己不到60平方的住房,把钱用来给母亲看病和开支。为了延续老人的生命,他没有对母亲说是卖房的钱而谎称从好友处借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初决定卖房子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在劝他,说老人即使治疗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何必卖掉自己仅能存身的房子呢?可是他说了一句话,房子可以再挣,母亲只有一个!所有人都默然无语了。
为照顾老人安度晚年,他要做久病床前的孝子
因为母亲的病情恶化,每天想起来都困难,瘦弱的妻子也不能负担老人的体重。每天下班后,他不顾自己身体疲累,帮妻子把老人擦洗身体,扶老人去散步,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从不在老人面前表露,还时不时的说笑话逗老人开心。李德祥对母亲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现在他的细心上,母亲体温的高低、床垫的干湿、卧室的冷暖,他都时刻挂在心上,甚至是母亲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反应、每一个生活细节,他都毫不放过。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李德祥彻底颠覆了这句话。李德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对父母的情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日久弥真,最终化作传承美德、敦化民风的人间佳话,流传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从母亲患病到现在,已经整整12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对于李德祥来说,这段岁月承载了他从35岁到47岁的青春时光,光阴的故事里,记录着一个中年男人孝敬父母真情无悔的付出。抬望前路,他觉得身上的担子依然很重,因为母亲还需要自己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李德祥的母亲已经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光阴难留,岁月易老,怎能不倍加珍惜?殚精竭虑,安守孝道,尽己所能,回报亲恩,让父母度过祥和的晚年——这,就是李德祥最大的心愿。(徐连祥 陆佩玲)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