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枞阳县横埠镇孙岗村,到处是一派播种繁忙景象。行走在万亩三姓圩笔直的水泥路上的横埠镇党委委员,孙岗村第一书记江万永不时听到村民热情招呼:“江书记,这圩内的路通了,水利好了,今年粮食增产,没有问题了。”“江书记,今年还帮我们卖粮吗?”“还帮我卖鸡蛋吧!”。是的,2012年5月,他由省编办选派至孙岗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兼职”卖过粮、卖过鸡蛋……。
这位被村民亲切称为的江书记,下派到孙岗村二年多,面对这个全镇有名的“三无村”即:无集体资源、无集体资金、无发展规划,以及“三多村”即:村负债多,遗留问题多、班子矛盾多的“难点村”。坚持团结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在倾情倾力中实干创新,扭转了孙岗村的落后面貌,赢得了群众真心信赖和拥护。
谋思路、寻出路,倾情连通“致富路”。驻村伊始,江万永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连续多天跑遍全村各地,串门进户拉家常,召开老党员、老村干、致富能人座谈会,了解村情民意,认真记下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呼声。针对调研搜集到的情况,他带领村两委认真分析,摸清该村成为“难点村”的根本原因,比较村情优劣势,寻找孙岗村工作的切入点,从而制定适合村情发展的工作思路,为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使干部看到了希望,让群众看到了盼头。
在走访中,江万永了解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村庄地理偏僻,出行的唯一通道是途径拥挤左岗街道的8公里路程,既不便于群众生产生活,也不利于孙岗村可持续发展。江万永经实地勘察,提出抓住湴湖圩土地整理的契机,依托湴湖防洪大埂,建设一条连接S103省道(合铜路)的“孙岗村第二通道”设想,得到国土部门的肯定支持,被成功纳入湴湖土地整理项目,并增拨48万元专项经费,日前,“孙岗村第二通道”已经顺利贯通,现在从孙岗村部到“合铜路”由原先的8公里缩短为5公里,有力扭转了孙岗村交通偏僻的区位劣势。湴湖土地整理项目也是江书记努力结果,该项目的实施,使圩内水、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造。特别是横埠河三座大桥的架通,真正方便了河内村民的耕作。
江万永在走村串户时发现,许多村民家的电视机基本不开,有的机器都蒙上了一层灰,有的虽然开着,但由于信号不好,声音和图像也严重失真。经询问得知,因复杂的历史原因,孙岗村是全镇唯一不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群众长期反映也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江万永深知,电视是向农民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偏僻农村,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它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所接受。他立即表示,一定要主动领办解决这个困扰几届党委政府的遗留难题。他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和党委政府支持,跑痛了腿,磨破了嘴,反复做各利益相关方工作,经过4个月的艰难谈判,终于在2012年11月底解决了问题,让村民看到了期盼已久的有线电视。大家高兴地说:“这下好了,能看新闻、影视娱乐节目了,还能了解许多农业科技信息,这是又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啊!”
攀穷亲、助困户,倾力强壮“造血树”。孙岗村五保老人左克尧、左克成、左克刚因年迈无经济来源,汤桂超因精神重度残疾无行为能力。他们皆因无法自己建房,不能享受国家关于五保户危房改造“先建后补”的惠民政策,多年来一直住在危房中。江万永带领无职党员左利信、周志明,自己垫资,主动领办他们的危房改造,让4位五保老人住进了水、电、灶俱全,明窗净几的新房,逢年过节还到五保老人家中,送去钱物,对五保老人真正做到“平时有人问,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看”,老人们一见他就拉着他的手不放,连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好!除五保老人外,村里因病因灾以及其他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不少。江万永带领村两委访遍所有困难户,开展结穷亲、助困户活动,把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作为驻村帮重点工作来抓,两年来联系社会各界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95户(次),累计款物10.61万元。
江万永知道医学上有个“造血干细胞”名词,其英文原意为“造血树”,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并开花和结果等。受这一理论出发,他认识到:孙岗村之所以发展滞后,根本原因就是自我造血功能不强,驻村帮扶不仅要“输血”,更要强壮“造血树”,这也是选派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之一。为此,江万永带领村两委,上跑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下跑村级在外能人,拉项目、求资金,全力争取各方支持,为孙岗村发展夯实硬件基础。两年来,在全力贯通孙岗村第二通道的同时,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启动了10000平方米村组土路硬化改造,扩挖了56口当家塘坝,增建了5000米水泥田间道,改造了洪圩低压台区,重建了造价170余万元的“孙岗大桥”危桥,同时还建设了1600平方米的“孙岗农民文化活动广场”。这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夯实了村子的发展基础,村两委因此赢得了群众的真心信赖和拥护。
解难事、办实事,倾心打造“幸福村”。“我的土鸡蛋已卖到合肥的大超市!”周泽经常这样向客户介绍产品。周泽是孙岗村的致富带头人,也是村党组织的发展对象。他主要从事土鸡养殖,可是一直因市场限制无法发展,江万永协助他注册了“枞阳县横埠镇孙岗家禽销售专业合作社”,并将其鸡蛋推介至合肥市“四树商贸”、上海华联超市、黄山大厦酒店、紫金台大酒店、华都宾馆、安徽国家旅行社等知名企业。不愁销路了,周泽正谋求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也示范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养殖。
江万永认为,一个村强民富的村庄,应是美好乡村、幸福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孙岗村集体没有土地、山场、水面等可支配资源,集体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支撑,群众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增收渠道狭窄。为此,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围绕培育集体经济增收载体,依托孙岗村毗邻长江、水面多的资源禀赋,接过前任驻村书记“接力棒”,积极争取质检、水产部门支持,推进“枞阳县孙岗水产综合养殖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牵头制定《渔场防疫规范》等7项标准,协调有关方面投入100多万元实施“示范区”内主干道硬化,联系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示范户,全面推进“示范区”软硬件建设。“示范区”于2013年9月创建成功,目前已落户孙岗水产养殖公司、皇山水产养殖公司等2家企业,形成1000亩珍珠、螃蟹、淡水鱼水面养殖规模。
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同时,江万永还鼓励扶持党员群众创业示范,带头致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拓宽发展路径。在江万永大力协助下,孙岗村党员群众先后成立“枞阳县茶亭家庭农场”、“枞阳县孙岗家庭农场”、“枞阳县三姓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个新兴农村经济实体,兴办了枞阳县横埠镇九儿潭砼砌块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有力地带动了村民的致富增收。
强组织、树形象,全力塑造“主心骨”。江万永在驻村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驻村帮扶,关键在扶本,也就是要把村级组织打造为村级发展的“主心骨”。按照省委关于“用一半时间以上加强基层组织”的要求,他始终把加强组织作为“难点村”治理的首要任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提出“四个第一”,即: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追求,把依靠群众作为第一方法,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进村务管理透明化、公开化,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的内在活力,树立了基层党员的新形象。
在实践中,江万永带领村总支积探索村级组织培育“四有党员”新举措,其新鲜经验先后被新闻媒体报道。“四有党员”即:让党员有信仰,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先后开展第一书记上党课、集体重温入党誓词、表彰“五星”党员、向全体党员发新年贺卡等系列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让党员有责任,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发挥两委班子“主心骨”作用同时,鼓励发动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领办社会事业,展示先锋形象。让党员有面子,巩固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通过请党员陪同干部走访、慰问群众,请党员牵头主持村民组会议,请党员参加村里重大事项讨论等,增强党员荣誉感。让党员有影响,宣传党员的“正能量”。发动普通党员掀起领办潮,同时创办“孙岗村工作简报”和“孙岗村门户网站”两个载体,及时的、图文并茂宣传党员的“正能量”。“四有党员”新举措,也有力地吸引了优秀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改善了党员的学历、年龄结构。
在江万永努力下,两年来,孙岗村两委形成了合作、团结、公开的工作常态,班子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基层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树立了党组织的威信;争取社会各界项目资金711.62万元,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集体和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强了兴办社会事业的能力。孙岗村的“难点村”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2013年初,孙岗村首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年度目标管理先进村(社区)”、“县级平安单位”。2014年3月,孙岗村再次以全镇年度考评第一的成绩被推荐为“一类村”;孙岗村门户网站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优秀村(社区)党建网站”。江万永同志本人也在去年七一前夕,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周奇兵 王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