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陈瑶湖镇后河村:绿意闲适宜人居

时间:2014-12-05 10:28:57

  沿合铜公路从周潭镇刚刚进入陈瑶湖镇段,便发现路旁立着一块巨大的景观石,上书“后河”两个大字,这就是我们此行探访的目的地——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点后河村后河中心村了。抬眼望去,虽是初冬季节,绿仍是村庄的主色调,鳞次栉比的白墙红瓦小楼,在慵懒的阳光下闲适地掩映在大片大片的绿树之中,好一幅宜居的画卷!

  据后河村党支部书记左延照介绍,后河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主要是围绕环境整治,结合退耕还林、农田基本建设等,做到了“四个狠抓”,抓责任落实,抓规划引领,抓项目管理,抓督查督办,其间,市县领导多次到村调研指导,镇党委书记、镇长则经常到村督查,帮助逐个量化任务,逐项倒排工期,一处一策,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从而让绿浓了起来,水活了起来,广场建了起来,夜晚亮了起来,环境美了起来,房屋整洁了起来,文化丰富了起来,道路宽阔了起来。

  沿着由3.5米拓宽成5.5米的1.3公里长的中心村主干道前行,两旁皆是高大的香樟行道树,清香沁人心脾,农舍后面还有成片成片的香樟林、杉树林、意杨林,而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大院,我们的眼睛更加为之一亮,院中10余棵香樟皆有合抱粗,10多米高,树荫里置起两套休闲的石桌石凳,架起了一些健身器材,这个大院实在是难得一见!左延照说,爱树护树是后河人的传统,大院后边不远处还有一株树龄260多年的三级挂牌保护的小叶栎,有的枝干已经腐断,但整体仍然枝繁叶茂。大院里的这些香樟都有40余年的树龄了,多批树贩子前来收购,每棵出价达数万元,但村里不为所动,连同村中其他私有的香樟树也与村民约定一棵不卖,因为要为后河的子孙留下一笔难得的财富。

  后河村不仅立规护绿,还大举进行规划建绿、退耕增绿、拆违补绿、见缝插绿。我们注意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院的对面,不仅有一处茂密的杉树林,旁边还新建了一座由蓝白相间的栅栏围起来的的林地公园,占地约20亩。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不顾习习寒风,在园中散步、拍照。据介绍,这里原是一处荒凉的乱坟岗,高低起伏,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垃圾满目,当地人称“鬼不生蛋的地方”。后河村巧妙地化腐朽为神奇,在大举除杂清障和适当整平的基础上,新栽下1500余株高低错落的观赏石兰和桂花,公园中间依形就势的修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品茗对弈、唠嗑言欢的亭阁,并筑起了数条蜿蜒曲折、风情万种的彩色面砖小径,花了一点小钱,却办了一件大事。

  后河中心村经过美好乡村建设,建起了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实行了垃圾定点清理,也使得一处处死水复活,在绿的怀抱里呈现出灵动的神韵。林地公园里有一处小水宕,长期以来因为倾倒垃圾和污水而废弃,现在被整理成月形半亩方塘,蔚蓝的天空和婆婆的树影倒映在清澈的水中,煞是赏心悦目。中心村主干道旁边还有一口中2左右的水塘,由于无人管理,导致水底淤泥深积,水面飘满生活垃圾,水质发黑发臭,行人掩鼻。后河村聘请专业施工队对水塘进行了深达1.5米的清淤,将水塘修整成四方形,动员紧邻池塘的一位住户投资10余万元在水中建起一座两层水榭亭台,水塘四沿贴起了发泡彩砖,水塘南岸和西岸形成茂密的树林,北岸建起了两溜伸入水中的石阶,一位姓周的中年妇女一边洗衣一边说,过去这水没法用,塘边也没有石阶,现在不仅能够方便地洗衣,还可以欣赏树影波光,亭台楼阁,洗衣成为一种享受了。

  在休闲健身广场。几个小孩正在刚刚架起的健身器材上撒欢,几位老人则在古朴的木构长廊里悠闲地聊天,其中78岁的谢根福老人告诉笔者,他家住在后边,但村里把水泥路修到了他的家门口,并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他家与路边的住户已经连成一个漂亮干净的小区了。他笑着问笔者,你猜这里原来是什么地方?猜不出吧?原来是一处坟地,有20多棺坟,现在坟迁走了,这里成了老人孩子的乐园了。住在广场边上的村民谢思雄感触更深,他说,过去一出门就是坟地,窝心的很,美好乡村建设把坟地变成了广场,我们周边的住户太受用了。

  采访快要结束时,我们遇到了村民左增收,他家离主干道还有一定距离,但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他家的房子外墙被粉刷一新,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夜里出行也方便多了,而且村里组织实施的退耕还林和排灌站改造,让他家的生活更有保障。他说,现在的后河中心村树多,空气清新,道路宽了,房前屋后干净了,从老人到小孩都有休闲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与生活怕是城里人都羡慕吧?! 周巨龙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