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枞阳镇小缸窑社区地处县城西郊,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人口近1100人,目前社区有青少年78人,关工小组成员14人,五老人员7人,留守儿童11人,爱心妈妈11人,关工志愿者18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镇关工委的指导下,小缸窑社区扎扎实实开展了创建“三无两有”先进社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干事、有章理事。
领导重视是关键。该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一名老同志为副组长的关工工作小组,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检查通报到位,保障措施到位,从而确保了这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抓好队伍是保障。该社区将社区中德高望重,有热心、有爱心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社会人士,广泛吸纳充实到关工委队伍中来。目前在社区关工小组成员中,有志愿者18名,其中一半以上为“五老”人员,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组织网络。
定好制度是基础。一是例会制度,及时掌握动态。每季度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汇报工作,研究问题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年终召开一次工作点评会,交叉检验,总结经验。二是学习制度,主要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关工委文件,以及中央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并根据不同时期
工作重点,通过调研探讨,拿出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档案制度,通过建立完善残疾、困难、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档案,掌握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和有无犯罪记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能够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建好阵地,整体拉动,让创建工作筑牢“底气”,争取补助建阵地。该社区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尽力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量力而行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并筹措资金购置了300余册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刊,青少年可以免费借阅。
结合实际建载体。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修建了文化墙,办起了宣传栏,挂起了公益广告牌,建立了公示栏,根据社区特点,不定期更换宣传内容,让青少年看得懂,掌握牢,长才干。
整合资源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寒暑假活动和节假日活动,还与学校配合开展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交一名好友,献一份爱心,办一件实事的“五个一”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抓好宣传教育,突出实效让创建工作接通地气。利用好重大节日。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关爱女孩”、“青少年与法”、“科普防病”、“老年人健康体检”、“孝星评选”等主题的各项有利于青少年的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信念、法制、道德、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帮扶好特殊群众。一是预防得力。该社区及时掌握情况,根据外出青年打工的特点,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上门与其父母交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一旦发现苗头,马上采取措施,故而有效地防止了刑事犯罪的发生。二是与青年交友,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对未婚适龄青年牵线搭桥,对无业人员,帮其学一门技术,尽快就业。三是进行帮困助学。通过多方争取,加之“五老人员关工小组成员”、“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形式,为贫困家庭解决学习费用,每年就筹措资金上万元帮助贫困大、中、小学生9人,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吴文光 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