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莲珍,现年51岁,枞阳镇青龙村老屋组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2008年4月13日,43岁的丈夫许士文在打工地常州遭遇车祸事故,先后辗转于常州市武进医院、安徽省合肥武警医院医治。肇事者以家庭困难为由只支付医药费7000元,熊莲珍亲属以及当地好心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熊莲珍用善款支付医药费40余万元后,面对医学专家的无助和同情的目光,2008年国庆节,只得领着因脑损伤半身瘫痪的丈夫回到家乡。
许士文车祸前因老实能干,吃苦耐劳深得常州雇主的青睐,收入颇丰,在家乡领先奔上小康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家乡祖屋旁便建起了一幢三层的楼房。熊莲珍,善良贤惠,在家务农,侍奉公婆,赡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夫妻俩对未来有着更美好的憧憬。
自从许士文瘫痪卧床后,家里便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的重担便全压在熊莲珍的孱弱的肩上,懂事的大女儿离开了高三的教室,选择和妈妈一起分担家庭重担。早上刚刚鸡鸣,熊莲珍便起床做饭,督促孩子们上学,伺候丈夫漱洗,每天分上下午两次对许士文进行康复训练,天气晴朗时候,熊莲珍在家人的帮助下将许士文弄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晚上陪许士文看看电视。夏天,熊莲珍每天都要给丈夫洗澡并擦身。虽然瘫痪在床7年,许士文身上没有生疮,许士文的房间也收拾干干净净。只有当许士文卧床休息的时候,熊莲珍才能在村子里做点小工,在亲属们的资助下勉强可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艰难度日。生活的艰辛,使原本满头青丝的熊莲珍新添了缕缕银丝,原本白皙的脸庞也爬上了深深的皱纹。如今,看着病情稳定的丈夫和日渐长大的孩子,熊莲珍感到了一丝宽慰。
瘫痪后的许士文性格敏感,暴躁,稍不如意,便用含糊不清的语调斥责熊莲英,尽管很委屈,在夜深人静时她也曾流过泪。流泪后,仍含笑尽心伺候许士文,尽力经营家庭。
几年前,熊莲珍的公公离开人世时,紧紧的拉着媳妇的手说:“孩子,你受累了”。三个孩子有目共睹母亲的艰辛,二女儿已在高等学府深造,小儿子也面临高考,大女儿出嫁后一直资助娘家,帮母亲减轻经济负担。
七年来,也只有熊莲珍才能体会这当中的艰辛,未来,也许还要面临更多的困难,“只要许士文活着,就是个完整的家,我不后悔。”熊莲珍如是说。她告诉我们,“虽然做事有点累,但心里还是高兴的,这么些年苦也苦过来了。小孩也渐渐大了,大女儿已经成家,二女儿也考上大学,小儿子正在读高中,他们也能为我做点家务、承担点责任,现在我担子也轻一点了,各方面的压力也小一点了,自己思想也放宽了许多,感觉日子越来越好了。” 吴海俊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