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大堤往枞阳县城,下了江堤,一会儿车子就到了枞阳镇蒲洲社区,再往前一点就是旗山社区。
这两个社区过去反差很大,二十多年前,一个是出了名的富裕村,一个是贫困的落后村。尽管两地相邻,两村规模相近,人口只有一千多,但差距很大。那时,旗山人对蒲洲只有羡慕的份,盼望能有一天像蒲洲人那样住上亮堂堂的楼房,过上他们一样富裕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县城的东扩,两社区的干群齐心协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全力发展经济,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好村庄,壮大集体经济。旗山人不甘落后,拼出老命大干,蒲洲人暗中应战,两家真的较起了劲,结果来了个并驾齐驱,达到了双赢。现在漫步在这两个社区,见到是纵贯全社区的水泥平坦,整洁、卫生,规划有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新建的楼房、别墅。几乎所有居民都盖了新楼房,实现了昔日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的自来水,看的是彩电,出门有摩托,联系事情用手机,还有的居户买了小汽车。
“住楼房,银行有存款已经不稀奇了,稀奇的是我们社区这几年出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旗山社区居民老殷颇为自豪地告诉笔者。这5年旗山社区出了60多个大学生,都是二专以上院校,还出了个中国社科院的博士生呢。“以前我们穷就穷在没文化,不懂科技,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对孩子读书舍得花钱”。老殷说,社区对考上大学的孩子有奖励,对贫困一点的学子还捐资助学,但社区干部子女不享受奖励。还有就是孩子高考,大家一起张罗帮忙干些活,让其家长安心照顾孩子。真可谓是亲帮亲,邻帮邻,考上大学论英雄。
旗山社区如此重视教育,居民一心让孩子读书。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蒲洲社区呢?也是一样,十年如一日,舍得投入,鼓励读书。“尽管我们这里比旗山富裕早些,许多楼房有些年头了,生活殷实。但对孩子读书的投入是舍得的,也差不多少,居民老张如是说。是的,蒲洲社区这么多年来,投入了超百万资金,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过也没忘记教育,早在2005年,他们就对贫困的学子进行捐资,助其上大学,一干就是十年,20多万元资金让40多个孩子圆了大学梦。故而,得到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总之吧,这两个社区以前赛创业,现在赛念书,还捐资救助贫困生上大学,的确是个明智之举,而且他们还将一直坚持下去。由此,笔者感叹,要是所有社区和行政村,都象他们那样就好了。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