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长沙:民生工程解民忧

时间:2015-09-10 11:29:39

  长沙乡是长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位于枞阳县南边的江心洲上,全乡生态环境优美,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迅速,森林覆盖面积达到43%,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森林乡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乡按照“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为目标,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群众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与日倍增。

  从解决百姓最困扰的出行难入手,狠抓人居出行环境。乡党委政府一直把洲上百姓的出行苦放在心上,近年来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并结合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兴修公路,2014年在全乡境内实现了公路“组组通”,将水泥路修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全乡水泥路总里程达41公里,目前投资246万元的环洲公路建设也接近尾声,这条长15公里的江堤水泥路的全线畅通更是圆了洲上百姓长久以来的一个梦。2014年投资近150万元实施街道到村庄主干道的清洁、绿化和亮化工程,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项目的开展,百姓的居住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从解决百姓最担忧的生活难入手,狠抓民生质量提升。喝上安全放心水是洲上百姓的夙愿,但是历史遗留原因导致这个问题难以根治。今年投资110万元的人饮水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工程投入使用后,全乡群众将有望享受到和县城居民同质、同价的用水服务。困扰洲上百姓的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贯彻国家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乡加大教育资金投入,重新组合、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建成了小学、初中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乡公办幼儿园,并完善办学机制,每年还有支教大学生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让孩子们在离家最近的地方也能享受最好的教育。乡敬老院自2013年投入使用后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对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为孤寡老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现在全乡每年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均达到100%,低保工作也实现了动态管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再不是空谈。

  从解决百姓最期盼的增产增收入手,狠抓强农项目。深知眼前的绿水沃土是长沙百姓生存之本,多年来,长沙乡干群秉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立足本土特色,创新发展思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收入水平。一是巩固发展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全乡小麦、黄豆、玉米产量稳中有增,优质蛋鸭、土鸡、肉兔、波尔山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是鼓励新型特色养殖。2014年成功引进的华章梅花鹿养殖场,前期投入资金1500万元,占地50亩,今年又追加投资1500万元;今年在金蝉人工养殖上看到了商机,积极鼓励尝试殖种,试点成功后,有望来年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三是家庭农场得到广泛宣传,当前注册家庭农场已达到8户,平均每个村就有3户,通过规模经营引领散户,实现了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

  从解决百姓最向往的丰富业余生活入手,狠抓文化设施建设。面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面窄,健身活动场所少的实际,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遇,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现乡文化站、三个村农家书屋共有图书3万册,并配备电子阅览室,投影仪等,全部对外免费开放,聘请专人管理。2014年乡健身广场建成,各项体育设施健全,乡政府还邀请舞蹈老师参与广场舞教学,每到傍晚整个街道都洋溢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乡还通过在节假日举办运动会,播放爱国主义电影,邀请黄梅戏团来表演等方式,为百姓的业余生活增色添彩。

  由于长沙乡近年来以实施惠民工程为载体,不断改善民生,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全乡群众、困难群体,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全乡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将干部视为知心人,连续三年无越级信访。(朱子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