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为民办事的“拼命三郎”,是居民心中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好书记……她,就是枞阳镇新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仕仪。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不但要干事,而且要多干群众欢迎的实事,好事。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家住庙巷里的王传宝,其丈夫因患脑血栓10多年卧床不起,儿子又双腿残疾。张仕仪在巡访中得知后,再也坐不住了,多次组织志愿者去帮忙,还想方设法为其募捐款物,帮助她家解决实际困难。社区矫正人员杨某,一度悲观厌世,随时可能“旧病复发”,张仕仪上门与其促膝谈心,还为他送去生活必需品,让他树立生活信心。随后,张仕仪又主动和多方单位联系,为其谋得一份工作,小杨感激万分。对残疾人她更是倾注了满腔心血。残疾人朱永珍为了自强自立,自谋出路,手头没有创业资金,张仕仪想方设法为其谋得了创业救助金,这让朱永珍十分感动。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居委会的便民服务,她请人设计了“便民服务卡”,将社区各项服务内容及联系方式等印成卡片,送到每位居民手中。一张小小卡片,使居民与社区的联系拉近了,方便了群众。为了方便居民办事,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也不分白天和夜晚,她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庙巷里两边的菜地要铲掉,多年的生活垃圾要清理,她全是利用晚上时间搞定的。居民养老保险摸底调查统计工作也是晚上做好的。凤凰山两户居民因修下水道发生矛盾,她经过三个晚上的调解,终使两户达成协议。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张仕仪走街串巷,征求群众意见,共收集了群众意见12条,并把这些列入要为群众解决的实事。为此,她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终于修建了朝阳巷水泥路,疏通39户居民的下水涵道,修建了护城路树木花坛和铁栅栏,增设收水井五座,建造窨井二个,修通护城路与正大街下水涵管对接工程,安装背街小巷路灯十六盏。她还根据居民需求,专门建设了社区志愿者服务广场,成立了社区舞蹈队、艺术团。每逢重大节日都开展文娱活动,既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为社区发展增添了活力。
如今,在枞阳镇新华社区,几乎人人都把张仕仪当贴心人,当成“110”。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她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社区的电话号码公布于众。哪里的窨井盖坏了,哪里的路灯不亮了,哪家自来水坏了,哪里的下水道不通了,哪条巷道不干净了,哪家邻居闹矛盾了,哪家夫妻吵嘴了,哪家独居老人生病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几十年来,张仕仪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数次嘉奖,不但被推选为镇、县、市三级人大代表,而且先后被评为县、市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 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