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汤沟镇陈公村红心组青年农民李飞,面对高位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长达8年之久的父亲,他放弃了学业、工作和婚姻,精心伺候,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他在当地被人们赞誉为“最美孝心儿子”。
父亲李继芳30多岁才与母亲结婚,成了上门女婿。母亲婚后不久因患灰质性骨髓炎瘫痪。李飞只有9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人世。父亲后来没有再婚娶,既当爹又做娘,一把屎一把尿地将小李飞拉扯长大。苦难的孩子早懂事,父爱的力量让小李飞读书勤奋,2004年他考入了一所中专院校。
在李飞读中专第二年的夏天,父亲因劳累过度患了脑溢血,生命垂危,送往医院抢救。李飞只有休学去照料父亲,父亲住院期间,他忙着问诊拿药,端水喂饭,精心照顾,没睡一个囫囵觉,吃过一顿热乎饭。连医生们都被感动了,“像这样的孝心儿子,多少年了还真少见。”
李飞做梦都没有想到,命悬一线的父亲在生命弥留之际躲过了一劫,但是从此却瘫痪在床,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家庭断了经济来源,随之而来的是父亲吃喝拉撒谁来照料。忠孝不能两全,他面对现实别无选择,放弃朝思暮想的学业和远大梦想。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彻夜未眠,也不知流淌了多少伤心泪。
17岁,人生金色时代,而小小年纪的李飞就顶起了家庭重担,那份苦累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每天白天要到地里干农活,晚上还要为父亲洗刷翻身,然后睡在藤椅上睡个囫囵觉,身体本来就很单薄的李飞又瘦一圈,稚嫩的双手长满了老茧,狭窄的双肩磨破了皮,鲜血染红了衣衫。
父亲一瘫痪就是八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不起,生活起居都得靠李飞一人伺候。他天天给老人喂饭端水,穿衣洗刷,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2008年,“天龙制衣厂”落户村子里,老板善心让他做钟点工接济生活。为了多挣点钱,李飞每天比别人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做好饭后服侍父亲起床,喂完饭才去上班。中午,他又要急忙赶回家为父亲做饭。
由于父亲久病心情烦躁,时不时发点脾气唠叨几句,他总是心平气和地安慰父亲,以笑待之,从未因此吵过嘴、红过脸。他这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凡人善举,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赢得了人们的赞美。
为了照顾父亲,他错失了几段姻缘,至今仍然单身。“原来也曾谈过恋爱,但都不了了之。”李飞说,前些年曾遇过一个不错的姑娘,她家人知道父亲常年瘫痪在床,坚决不同意,两人最终还是不欢而散。后来断断续续地,也认识了几个女孩,但女方一听说他的父亲,恋爱就夭折了。“不结婚,我不后悔,”谈到这个问题时,他脸上是尴尬的笑容,“老人最想要的,不过是儿女能在病榻前陪他说说话,我宁愿做一个孝顺的单身汉,也不愿娶一个不孝妻”。
2013年6月11日,被病魔折磨8年之久的父亲,与世长辞了。父老乡亲们和当地党委政府及基层组织也被李飞的孝心所感动,大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笔笔“爱心款”送到李飞手中。李飞表示要永远记住这份情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要回报社会。
让生命延续,让大爱升华,李飞用无声的语言谱写着大爱的乐章。 刘毛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