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为巩固“双创建”工作成果,枞阳县枞阳镇关工委按照县关工委要求统一部署,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双创建”工作深化年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走活开展活动三步棋。第一步,年初认真部署。根据镇党委转发的工作计划,制定办法,再出举措,组织推动全镇开展深化年活动。第二步,年中加温推进。在七月份全镇工作会议上插一脚,总结上半年工作,提出下半年工作计划。第三步,年终督查。按县关工委要求,对重点村、社区实行“回头看”。正是这三步棋走活了,深化年活动见到了成效。不仅使全镇村、社区换届后,班子健全,队伍稳定,计划可行,制度完善,而且活动多样,富有创新,深化工作有序运行。
搭建捐资助学“立交桥”。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放开手脚,开拓创新,主动出击,向上争取资金(省相关部门),向下宣传发动,对外牵线搭桥,发动企业老总参与,搭建起上下联动,部门、企业左右交叉,镇内外多层组合的捐资助学“立交桥”,共筹措资金16.5万元,资助了25名贫困学子上大学,29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
打好帮扶“失足”“组合拳”。加强与综治、司法、派出所、安全、学校、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组合拳”,帮扶中小学生和“失足”青少年,全镇举办各种法制、安全教育60场,受教育的青少年近2万人次,印发法律知识宣传材料5000多份,组织“五老”、爱心志愿者与50名失足青少年结对帮扶,解决资金、技术、信息等具体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全部就业或上学。
帮助农村青少年念好“科技经”。配合各村关工小组和相关部门,引导农村青年利用本地优势,念好“山水经”,发展经济。青龙村关工小组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经济空间,帮助青年创业,利用其境内的千亩荒山种植花卉、苗木,既获得了经济收益,又调动了青年面向青龙、志在农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同时举办培训班,培养出25个种植大户与种养能手,再发动他们传、帮、带,使全镇千名青年各自掌握一门技术,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吴文光 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