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金社乡:打好“理”字牌 让乡村靓起来

时间:2016-03-18 06:24:13

  枞阳在线消息 一脚踏进金社乡云岭村小院组,你马上就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到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新置的垃圾桶摆放有序,各种类似“柴草堆整齐,庭院天天扫”标语格外引人注目……

  “看到这么干净整洁的村庄,你根本无法想象几天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臭味冲天。这么大的改变要归功于‘村民理事会’的功劳啊,理事会成立后,大家都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热情很高。这种自治新模式,效果不错,我们马上着手在全村推广。”云岭村党总支书记杨兴慧如是说。

  如何科学地、常态化地开展好环境整治工作,破解专项整治中存在的“易反弹、难持续、上热下冷”的难题,探索建立“户清扫、村收集、乡运转”长效保洁机制。这成为摆在金社乡党委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在3月5日全乡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上,金社乡提出各村要以村民组或自然村庄为单位,引导村民自主成立理事会,由“村民理事会”承担环境卫生整治职责,本着“自选、自定、自管、自评、自享”的原则,带动和引导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当中来,以求达到标本兼治、长效治理,让乡级政府在环境整治中逐渐由“主角”转为“配角”,实现职能转变。

  从“站着看”到“自发干”

  云岭村小院组共有95户,347人。该组地处山脚,位置偏僻,离乡、村主干道路途较远,原有乡、村卫生保洁服务鞭长莫及,自然庄内垃圾遍地,环境卫生不容乐观。整治活动初期,乡整治领导小组在例行督查中发现,当地老百姓处于观望状态,主动参与热情不高。针对现状,整治领导小组立即会商云岭村支两委,要求引导成立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农民在环境卫生整治中的主体作用。云岭村积极响应,成立了小院组环境整治理事会,设会长1人,成员4人,所有成员都是该组村民推举的德高望重、处事公平的老党员、老村干。

  小院组村民理事会成立当晚,即召开组员碰头会,宣传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和整治标准,商议自筹资金开展“清洁小院”活动,并就组内保洁常态制度达成约定。经过商定,按每户每年缴纳20元钱作为“清洁小院”活动的专项资金,活动资金由村民理事会专款专用。当日收齐的1080元中的每笔开支都将接受村监委和组员的监督,做到“阳光操作”。

  “村民理事会扎根农村,由老百姓自发推举,他们最懂得老百姓需要什么、想什么。理事会的所作所为都在老百姓眼皮底下,功劳苦劳也写在老百姓心头,这样环境整治工作就好做。组员碰头会上商定购买的10个垃圾桶和宣传标牌第二天就落实到位了,5民村民理事会成员还主动负责10个垃圾桶的保洁工作。”乡驻村科干刘爱功告诉笔者。

  “有了垃圾桶,生活垃圾就有地方放了,桶满了乡里有清运车来拉,现在大家都自觉的把垃圾往桶里放。每户一年才交20元钱,你看现在我家门口这环境搞得,这20元钱,值!”小院组村民陶芳明开心的说道。

  此外,环境整治过程中,理事会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配合乡村两级,带头清理了当家塘多年来遗留的10余吨漂浮物和两车次生活垃圾。不少村民见状,也拿起工具,帮助清扫和装运,自发加入了整治队伍。理事会“理”出了农村的新面貌。

  从“突击式”到“常态化”

  小院组的变化是金社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中的一个缩影。在此次专项行动中,该乡始终把工作推进的根本落脚点放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上,引导各行政村不拘形式、合理推行村民理事会制度,积极探索形成广大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主投入”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引导,组建好“理事会”。要求各村以村民组或自然庄为单位成立环境整治理事会,“理事会”一般由3到5人组成,设理事长1名,10到15户推选一名理事。理事会产生由组员会议推举产生,一年一选,基本上以德高望重、处事公正、甘愿奉献的“老党员、老干部、老组长”等为主,负责制定并实施好村规民约、分片包户,监管农户和保洁员履行应有职责。截止目前,全乡共成立理事会157个,成员482人,覆盖人口数近2万余人。该乡要求截止突击月活动结束前,所有行政村辖区内的自然村庄或村民组成立理事会。

  规范责任落实,用好“理事会”。发挥村民理事会宣传、议事、带头、监督、管理五大作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期间,理事会主要工作是负责宣传政策、完善卫生管理相关制度、督促村民“三包’责任区内卫生,本组(庄)卫生保洁费收取支出管理、保洁工具看护、及时上报环境整治信息、卫生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整治突击月活动结束后,理事会将选聘组建稳定的管理队伍,结合各地实际,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优先从低收入农户或低保户中聘请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为环卫协管员或保洁员,主要负责村内道路、村庄公共场所的卫生等工作。理事会还将督促各农户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自觉做好房屋四周的卫生保洁。有条件的理事会可以动员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人士捐赠筹措保洁资金,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户”等评比活动等。

  健全制度规章,管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成立后,要着手完善《村民理事会章程》、《村民理事会工作职责》、《村庄卫生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依规行使管理监督职能。环境整治中的各项工作,先由村“两委”或理事会提议,再由理事组织村民商议,最后由户代表或者村民代表开会表决。对重大事务、财务和上级划拨财物一律实行公开。(沈沉)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