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麒麟镇“三注重三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16-04-06 10:29:43

  枞阳在线消息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层层部署,麒麟镇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三注重三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打造多元化实践阵地,开创多样化实践载体,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之中,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思想与心灵产生东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熏陶渐染作用。

  注重模范典型,引领价值示范,营造浓郁氛围。麒麟镇紧紧抓住典型示范这一载体,树立先进“草根典型”,注重发挥模范典型由点及面的带动作用,传递麒麟镇道德力量,以榜样的力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安定的发展氛围。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有效载体,深入持久开展各类文明评比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优良家风、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家庭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让优秀的家风传承下去,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让和谐、清洁、向上的家庭脱颖而出成为榜样,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文明乡风。深入推进秀美村庄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文明卫生家庭”、“麒麟好人”“好邻里”、“好媳妇”“好公婆”活动,积极宣传麒麟好人齐香华资助麒麟贫困学子的义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生动形式,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事”的浓厚氛围。通过选草根先进,基层干部先进、培养典型,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注重媒介多元,引领价值传递,覆盖广泛领域。麒麟镇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舆论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建设,把镇域内现有的有社会影响力的正能量名人作用发挥好,做大做强麒麟镇道德模范微博群。在“民间舆论场”里传播着主流价值观,在全镇范围营造浓厚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为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浓厚的公民道德建设氛围,在镇政府院内醒目位置悬挂一块大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牌子,镇域内主要交通干线和各村主干道制作“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墙体固定标语20条,发放文明卫生宣传明白纸10000余份,改造镇区麒麟瑞兽人口文化园绿化景观,装扮新安美丽乡村文化墙,通过植树护绿、义务献血等活动融入群众生活,彰显传统美德,大力宣传“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化一大步”的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素质。为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全镇各中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开展文明学校、文明少先队、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完善了7个村的农家书屋,开办科普宣传展览;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在新安村举办了首届农民健身舞大赛等一系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形象化、具体化,让群众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的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不断扩大。

  注重阵地打造,引领价值践行,创造多样载体。麒麟镇以文化阵地为引领,在各村积极建设健身文体广场、农民文化乐园、乡村大舞台、宣传橱窗等文化设施,全面拓宽文化阵地。以创新载体注重教育为重点,强化文明素质教育引导。推动机关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求“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从群众中查找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不等不靠,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了让干群联系常态化,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办法,制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措施。目前,麒麟镇每名领导干部至少与一名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种养殖大户结成对子,定期进行走访,详细了解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种养殖大户的发展情况,把牵扯到农民发展的桩桩小事当作大事来抓,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在全镇7个村开展的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月活动中,全镇7个村408个村民组均不甘示弱,搬草垛、清垃圾,披星戴月搞环境,比着干、学着干、干部群众大联动,村民自发地拆除自家违章建筑,铲除路边菜地,清理路边杂草,清运垃圾桶内垃圾,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整治热潮,全镇上下形成了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全镇共清运生活垃圾1900多吨,全镇新建垃圾收集池280个,新购垃圾桶560个。结合镇区外出流动人口、流动党员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等特点,不断加强便民服务制度化建设,设立了镇机关三大便民服务中心,村代办员制度,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镇综合为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共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办理事项500余件、组织农技培训200余人,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文明新风尚。(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